一位朋友带自己已经学过几个月钢琴的女儿来找我,一照面就觉得孩子见钢琴老师时紧张、恐惧的表情有反常态。当孩子坐在钢琴上时,身体笔直、双手倒背,就和坐在学校的课堂里一样,每弹一曲谱都口中大声地数着拍子,结束时还要大声说"完",然后双手训练有素地同时高高抬起、放下、倒背到身后。
孩子弹琴的动作绝对"规矩",甚至规矩到了刻板的程度,无论怎么让孩子放松,孩子就是不肯,原来这一切都是老师严格要求的结果。孩子学了四个月琴,仅仅学了si,do,re三个音,因为老师认为只有打好动作基础才能继续;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这个年仅四岁的孩子被要求每个大指每天做极枯燥的断奏练习5000次(如果不是看到孩子用的教材上写着这些要求,真要怀疑家长在造谣)!!他还要求绝对不许缺课,连生病也必须坚持上课。教师上课的钢琴上摆着一个注射器,威胁孩子不听话就打针;教师动辙就以开除相威胁……就是这样一位钢琴教师,曾因学生成绩突出而被评为"优秀教师"。
什么是好教师的问题,在乐器学习中变得不那么简单。因为一般人们眼中,"良"师的主要标志是出"高徒";反过来说,出了"高徒"的老师就是"良"师。但从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音乐才能的制约,大多数孩子并不具有自如地驾驭乐器演奏的能力,他们不仅成不了"高徒",甚至连一般的准专业水平也不可能达到,尤其当学琴的目的仅仅是作为业余爱好时,衡量一个教师的水平就不能以学生的成绩来看待了。那么一个好的乐器老师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负责任是一个好教师首要的标准,但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出了一个负什么责任的问题。我们开篇提到的教师,是一个并不多见的极其负责任的教师,但是我们说他是"只对钢琴负责,不对孩子负责"!某些教师以孩子的学琴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水平与成果的证明,他们要求家长全程陪练,孩子每天必须练琴两小时以上,每周大量的作业,让孩子参加各种考级、比赛,不顾孩子的素质与能力状况经常给孩子拔程度等等。这种教师忽略了儿童业余学琴的根本目的,完全以专业化的标准教学,其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高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孩子学不下去了。有些教师甚至频繁地筛选学生,凡是那些没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成绩的孩子就被淘汰。如果您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搞专业,或者说您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很多音乐的才能,那么这种老师可能并不适合您。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对孩子负责的老师应该首先意识到器乐学习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对孩子个性发展影响很大的活动,因此要始终把握好学琴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以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丰富孩子童年生活为首要目的,不断地调整教学规格、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使孩子的学琴活动快乐地持续下去。家长们往往将"严师"等同于"良师",这种心理也助长了某些实际上专业知识并不多的乐器教师用对学生严格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而教学要求严是当前器乐学习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总之负责的教师应该首先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孩子乐器水平的提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