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专家揭弊:钢琴教育成了唐僧肉

2011年02月10日    来源:羊城晚报    


  怪象二 纷杂比赛圈钱 基本无人监管
  有业内人士感叹,现在钢琴比赛的“商业化”成分确实太大,“如果比赛针对成人那无可厚非,因为成人有辨别能力。但是孩子还小,很容易被老师的观念左右,赚小孩子的钱实在不应该,这个市场实在应该好好整顿。”该业内人士透露,举行一场钢琴比赛,“除去成本,几十万元的收益肯定是有的,所以现在市场上很多机构才乐此不疲地搞比赛”。
  前不久,番禺业主论坛上一名网名叫“可乐糖果2”的家长发帖:“女儿的钢琴老师说要给她报名参加一个钢琴比赛,需要300多元的报名费!可是她连3级都还没有考啊!老师通知说要去参加比赛,也不知道是什么比赛。钢琴比赛报名费都是这么高的吗?老师也算是熟人介绍的,他让参加,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就觉得挺贵的。”网友“银色人鱼”跟帖:“我们两个星期前也参加了一个比赛,也是300元。孩子才考一级,也是老师让参加的。”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刘长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目前市面上的各种钢琴比赛“不在省音协的工作范围内,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他们要举办比赛也根本不用通过有关部门审批,基本上是各主办单位自主行为。”刘长安说,由于他身份特殊所以并不宜多发评论,“说得不好,打死的可能是一大片。”
  “比赛繁多与广州钢琴界的拉帮结派不无关系。”倪文大胆揭露,目前广州的钢琴界存在四大派别,他们各自为营,暗中较劲。“圈内有个说法,目前广州的钢琴教育与比赛完全是由‘四大帮’掌控:‘星海帮’、‘华师帮’、‘暨大帮’和‘广州大学帮’。目前来说,星海帮排第一,华师排第二,这两帮加在一起占了整个广州钢琴界90%的比例。”倪文称,现在大多数琴行和老师都在这些帮派内,经常会举行多种比赛,一年少则三五次,多则七八次,然后相互之间输送生源,赚取报名费。
  对于倪文的说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琴教练表示,广州钢琴界确实存在这样几个圈子,但是“还够不上‘帮派’的称呼。”该钢琴教练称,所谓的拉帮结派是“无法避免,人之常情,很多行业里都存在。因为这些圈子内的人多是师生、同门或者同事关系”。
  怪象三 考级优秀选手 竟然不会读谱
  市民余女士爆料,她亲戚家一位钢琴过了10级的孩子,当被人问起怎么读琴谱时,孩子却结结巴巴,说不清楚,这让孩子的父母很是恼火。他介绍,考级教师基本上是只教或重点教考级的曲目,如此使强调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
  2008年8月6日,《音乐周报》载文报道,首届全国钢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中,许多“优秀”学生甚至不会读谱。当时的评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铭孙坦言,全国各地考级水准存在很大差距。“有些选手在演奏《猫和老鼠》时,存在明显的错音,可以看出是读谱时出现了问题。”
  “钢琴考级证如同废纸一张。”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诗昆曾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直斥,目前“高分低能”的琴童屡见不鲜。倪文亦称,目前我国的考级制度容易造成考级的曲目弹得滚瓜烂熟,但不考级的有可能连基本技巧都不懂。一味为考级而练琴,过分强调弹曲目,机械复制式的学习。如果只懂考级曲目,连最基本的钢琴技能都不会,只能算是一个会弹琴的人,考级曲目若日后不练,就会渐渐忘记。
  另外,钢琴考级的费用也“涨了不少”。据了解,2008年的钢琴考级费用大约在100-200元之间,如今钢琴考级费用提升至120-220,涨幅为20%。来自广东省音协考级办的数据显示,2009年通过广东省音协考级的人数在2.4万人左右。
  倪文介绍,在法国的考级,是5个评委一起打分,1个主席,4个委员,主席的打分比别人的分量重一倍。而且考场会有500个座位,让观众检验,考完之后现场亮分,教育部派出一个便衣巡查。而在我国,钢琴考级通常只有一个评委,由于有帮派成分,走后门过级现象更是非常普遍。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考级办张宁主任回应说,目前钢琴考级确实是一个考场一至两个评委。她感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人手不够,经费有限。张主任表示,省音协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开,正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最近几年,我们陆续在考场现场录像。”由于考级的问题所在,教育部门把小考、中考中的钢琴考级加分的相关政策取消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3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