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英语教育,是否被冯小刚“妖魔化”了?

2011年08月18日    来源:凤凰网    

 

 

 

我认为,英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得到的不成比例。即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

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毕业为止: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再四年,全加起来,共19年矣。这十九年,用于英语上的学习时间几乎占整个时间的四分之一强。这还没有把家长在课外时间为孩子补习英语的时间加进去。而得到的英语学习质量如何?业内人士心知肚明,业外人士,像冯导这样的人,用近乎羞辱性的语言来嘲弄英语学习,便可知人们对英语教育质量不满和愤怒程度有多大。

很多孩子在家人花大量时间和财力帮其辛苦走过十九年后,却根本不能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哪怕很基本的语言交流,这本身就是个极其严重的英语教育问题。我可以肯定专业地说,英语教育方式早就出了问题。

可以很不客气地说,很多英语老师本身就不合格。像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某“育才”学校的英语老师,就是典型例证。他们连像样的英语语言交流都说不好,又怎能指望他们帮助学生流畅正确地使用英语?不过,他们都是英语考试上的高手。他们天天就摆弄着那几个of, over, on等所谓考试的难点的“正确”答案,却忘记了语言(无论是英语抑或汉语)首先是人们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考试的阶梯。

此外,当英语教育被社会上的一些“英语教育机构”变成赚钱的工具时,则英语教育质量更直线下降了。我看到一些学龄前孩子的家长,被“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所蒙蔽,带着几岁的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所谓的“英语培训班”。结果呢?整个26个英语字母,本可以十来天就搞定的事情,却被那些人无限度地延长。而且,他们还自编自导出无数所谓的儿歌,让孩子们在学习时间内虚度。

而英语教材呢?更是一团糟。社会上十分推崇的上海教育社出版的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其中第一册连象声词都给编错,而且还把至少一万单词量以外的词给编进小学第一册教材里,还能行不?试问,编写者们,你们是来自牛津,还是来自上海?

英语教育一教就十九年,而十九年过后,孩子们居然连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都很难掌握,这样的英语教育方式,难道不需要我们的深思吗?

冯导的愤怒,严格说来,是外行人的愤怒,不过俺很理解。希望冯导的这番愤怒,会对社会起到某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2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