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虽不想这样说,但是“考级”已经是现在钢琴教学不能缺少的环节了。
“考级”就像一张成绩单,学生得到成就感,家长得到安慰,老师得到鼓励。
关于考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老师的观点是:
1、“考级”是个工具——用的好,利大于弊;用的不好,弊大于利。
2、对于整个教学来说,考级是附属品,不是教学目标。
最反对的是,为了准备考级内容,干扰、打断了教学计划。
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去报考相应的级别即可。平时全面规范的训练才是首要任务。只要训练的到位,考级内容就不应该感觉很困难。如果觉得困难了,说明拔高了。
我一般是这么安排的:
1、音阶琶音:平时每天都练习,自然不需要特别去准备。
2、练习曲、乐曲:根据现在学习的难度来准备相应内容即可。按正常教学进度学习。但是比平时的要求提高一些,每首都要求精炼。练熟以后,一般会再多用4节课左右的时间,来仔细雕琢以及背谱。但在这一个月时间内,仍然布置其他教学内容,不是仅仅弹奏考级乐曲。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减少作业量。
3、视唱练耳:我要求学生每天作练习,所以只要按照考试内容复习一下,作些模拟考试。
乐理:贯穿在教学内容里。根据考试内容,再帮学生复习一下,出些模拟试题给他们练习练习。
这样的话,考级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可谓“利大于弊”。
而过于拔高,导致需要花费3个月乃至1年的时间来准备,甚至中断了正常教学,只学到几条音阶琶音,三、四首乐曲,得不偿失。不免给学生过重负担,家长付出额外的经济代价。可谓“弊大于利”。
所以,考级本身没有好坏。问题的根本在老师、家长的态度上。为了考级而考级,那就偏离了教学轨道,太功利。学生花了精力,花了钱,就学会那几个有限的考级曲目。如果沾沾自喜,却不知已经错过了很多该学的,那就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