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九岁童擅写古体诗 学校为其出诗集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中新网    

    北京中关村一小六年级九班的陈启衡小朋友是个会写古体诗的小诗人,他甚至经常和同学打赌,即兴出题,即兴而作,虽不说七步成诗,倒也能一气呵成,博得满堂喝彩。如果夜深之时突然来了灵感,见周围的朋友不在,他也会立即拿过父母的手机,在手机上写诗,然后再发给老师和他周围的朋友们。久而久之,他的诗在同学和周围的邻居中广为盛传。他所在的学校——北京市中关村一小即将为这个小诗人出版一部诗集。据悉,该校为一个学生出书尚属首次。

    陈启衡从9岁开始写诗,高兴的时候就写,他的诗作大都在父母的手机里完成,然后会发给老师和朋友。到现在为止将近百首。

   在他写的诗中,最让人难忘的是那首《郊区四合院夏晨》

“出门但觉四方静,

   过亭芳草碧连天。

    忽觉脚下出溜滑,

    爬起青苔满襟边。”

    寥寥四句,把时间环境交待得非常清楚,把一个玩意小孩的心态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通过青苔满襟边把夏天写得是入木三分。虽然他的诗还很稚嫩,但也不落俗套,真实而自然。

    据了解,陈启衡平时兴趣广泛,知识面很宽,被同学们称为科学小博士。在校的各门功课也较为优秀。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科技类的书,却不大读文学类书,更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他的古文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学来的。他也喜欢绘画,还获得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

     当中关村一小的刘畅校长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自己学生的诗时,心里格外欣喜,她说,“我为陈启衡而自豪!我也为我校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而骄傲!学校为孩子出书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我们会关注他们每个孩子的成长,更要为他们的爱好搭建好平台,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信来面对将来,启发孩子自己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的方法。”

    陈启衡平时在学校并不起眼,他白净的小脸,对人彬彬有礼,不善言谈,还略显腼腆。但他高高的个子,却一直总坐在头排,这不免让人心生疑虑。那是因为他平时上课小动作有点多,总喜欢接老师下茬,时常惹得同学们大笑,似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有一次,他扰乱课堂纪律,老师把他叫到黑板前,趁老师回身之际,他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幅幽默画。弄得老师哭笑不得。他特别喜欢上学,班上有很多好朋友,过节的时候就很想同学。对于坐在前排他并不以为然,依然快快乐乐!因他关心班集体,又关心老师,会提一些班级建设性的意见令老师大为感动,历任老师都很想让他当班长,但是他“三上三下”,每次都因纪律问题而下台。)可在上观摩课时,他是班上的主力,他时常会有精彩的发言,甚至还有知名专家单独对他提问,这让老师挣足了面子!一次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捐给了宁夏的贫困小学,并促成和自己学校建立手拉手,又特意请假到山区去看望那里的同学们,所以老师和同学们也很喜欢他。

    对此,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说,陈启衡是很有个性的孩子,虽然他身上还有不足,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应用更为科学的观点来看待。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爱护他、帮助他。尊重孩子、尊重差异,尽量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对于时常犯错的孩子,老师批评在所难免,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只有给他充分的宽容,充分的理解,让他快快乐乐地在学校生活,没有压力,他才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想象空间。只有保护他诗人般的率真,才能写出更好的诗句。

    据悉,陈启衡平时很少上兴趣班,他花很少的时间做功课,课后最大的愿望就是玩,但是他很会玩。他不太喜欢玩具,家里大都是科技知识的书籍,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读这些书上,虽然他的课本作业挺马虎,但他看起这些书非常专心,认真做笔记,还自己绘制结构图便于记忆,遇有不明白的问题还上网去查,直到弄懂为之。他对“世界之最”很感兴趣,总是喜欢记忆那些数字,有空他就缠着父母带他去看看,所以他到过国内外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前他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每去一个地方,父母总要他写作文,他也懒得写,花两分钟时间写四句诗打发了事,无形中也锻炼了他写诗的技巧。

     他喜欢数学,曾被学校选上奥数班,他认为太耽误了玩的时间,他就放弃了。他喜欢玩电脑,但他花更多的时间在了解电脑的硬件上和弄懂软件的用法上。他玩电子游戏,更有兴趣用游戏软件来编游戏,让他的朋友玩。他学过几年的钢琴,但不愿参加考级,还爱编曲,崇拜歌星周杰伦。他喜欢绘画,一但老师教他技巧他就很抵制,他愿意画出他心中的东西,一气呵成,还不喜欢涂颜色。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在新东方的英语(Q吧)班,这是他的兴趣,所以他能坚持几年,成绩还名列前茅。

   总之他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长大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见解。随着社会的繁荣,文化必将迎来更为繁荣的时代,像这样毫无功利、抒发心境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来营造自己的心灵家园,让将来的社会构建和谐的文化家园,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责任,愿从这本小诗集中得到启发。

 

责任编辑:音乐院校频道管理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