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需要演奏者进行音准的控制,所以,五音不全的人,甚至猫都能学会弹钢琴。
咸池大章
大多数人可以感受到四分之一音以上的差距。也有少数人连“全音”这样的差距都判断不好,这就是一般人说的“五音不全”了。
现在,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不过有些家长发现,练习钢琴并没有提高孩子的音乐水平,他们唱起歌来依然跑调。据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那么学钢琴的孩子为什么会跑调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钢琴几乎是惟一不需要演奏者有音准概念的乐器。夸张一点说,失聪的人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教导和训练下掌握相当复杂的钢琴演奏。
以钢琴为代表的键盘乐器,其工作原理和打字机相似:按下相应的按键,出来相应的音或者字符。只是,钢琴要考虑到更多的细节,比如强弱、速度,但是,钢琴不需要演奏者进行任何音准的控制。所以,钢琴完全不需要演奏者控制音准,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力度按对键就没问题了。当然,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就好像踢足球,谁都知道踢球的秘诀有2条:第一,把球踢到对方球门里去;第二,不让对方把球踢到自己球门里去。看起来很简单,但中国队还是踢得一年不如一年。钢琴的技术细节可不比足球少。
大多数乐器,比如小提琴发出的音大多是不确定的,需要演奏者自己来控制音准。这类乐器对演奏者的要求就比较高,没有相当的音准概念无法演奏出还算过得去的声音。
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能力。大多数人可以感受到四分之一音以上的差距。也有少数人连“全音”这样的差距都判断不好,这就是一般人说的“五音不全”了。而进行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一般可以分辨出十几音分(音分是音的计量单位,半音等于100音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等比数列关系)的相对差距。
极少数具有把握绝对音准能力的人,他们对标准音有着令人吃惊的掌握,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唱出媲美校音器的标准音高。据说极个别人甚至可以分辨出几赫兹的振动频率差距。钢琴大师霍洛维兹就自称可以感受出1赫兹的差距。但很多人认为这是心理作用,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有研究结果表明,在音乐家中,钢琴家对音准的判断能力几乎是所有音乐家中最差的(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最好的是小提琴家。钢琴家几乎不会去考虑控制音准,而小提琴家随时都要严格控制音准。霍洛维兹应该是个特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