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音乐大典 能否缓解“审美疲劳”?

2010年08月20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音乐大典 能否缓解“审美疲劳”?

    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起,闻名全球的少林僧人日常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常住院等宗教建筑,和河南登封的其他历史建筑一起,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使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8月17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研讨会暨系列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国内第一部“综合了武学与禅宗、音乐与文化”实景演出,自2006年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推出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研讨会针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大型实景演出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如何在不断出现类似的项目包围中实现突破,缓解审美疲劳。

    据了解,自《印象·刘三姐》后,《印象·西湖》、《道解·都江堰》、《印象·丽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陆续推出,2010年5月,山东推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和《神游华夏》。这种让观众置身于自然环境中欣赏文艺节目的形式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股实景演出热潮,也成为文艺界、旅游界热点话题。

    一场演出背后

    2004年,郑州市委、市政府为开发利用少林文化资源,邀请《印象·刘三姐》总策划兼制作人梅帅元及其投资管理团队到登封市考察。经过6个月的市场调研,确定以演绎和谐中原文化为主题,以深度挖掘禅宗和少林武功资源为切入点,创作一台世界一流的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2005年11月,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谭盾低调赶赴河南嵩山,和投资方商议演出的背景音乐创作。这一次,曾多次合作的老搭档谭盾和梅帅元再次联手。 

    除了这两位“大腕儿”,“禅宗少林”还有几位“高人”坐镇。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担任“禅宗少林”的少林文化顾问,凭借讲三国红遍全国的易中天担任禅学顾问,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青年舞蹈家黄豆豆担任导演、舞蹈设计。 

    剧场设在峡谷之中,名曰“待仙沟”,原本是一个荒凉、险峻的山谷,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到来而名闻遐迩,变成了禅乐回荡、中国山水画般的天然剧场。

    180度的全景视觉,美轮美奂的山林清泉,若隐若现的古刹禅院,构成了演出的真实背景,独辟蹊径的蒲团坐席成为剧场的一大特色。整场演出完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环绕立体声音响,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等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天籁般的禅韵。

    表现溪山坐禅、踏水行歌的《水乐·禅境》,以少林木鱼功和风幡心动为主题的《风乐·禅定》,传达寺院风铃和山岳风涛的《风乐·禅武》,再现塔林四季和轮回鼓声的《光乐·禅悟》,以及用有36亿年历史的嵩山青石制成的乐器奏出的《石乐·禅颂》,五大乐章带给观众不同的禅悟与感受。

    台上,近600人的禅武演绎,少林僧侣的现场唱诵,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别样的交响乐。台下,观众坐于蒲团,迎风看水,听禅赏武,随着音乐、灯光、舞蹈、功夫的奇妙变化,感受着清凉如水的禅意。

    将现代元素注入传统文化

    “少林寺是中国禅宗发源地,所有的艺术元素因为这种背景的注释而变得特别不一样,这是游客到这片山水里听音乐的理由。”梅帅元说。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现代元素注入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不断挖掘、整理、开发、创新,赋予其时代内涵,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形成文化生产力。

    为了创作出表达少林禅宗文化的音乐,该剧音乐原创、艺术总监、著名音乐家谭盾多次深入少林寺,看僧人坐禅、习武,听乐僧演奏,潜心于禅宗音乐的发掘、整理与再创作。“从音乐的采集、排练一直到表演,都有着非常不同的体验和感觉。”谭盾说,“这次的音乐创作,有一种参与、体味或者朝拜的感觉。”

    如何把少林寺的禅宗文化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直使谭盾备受困扰。“一开始进展很慢,直到公演前一个多月,释永信方丈把少林寺和开封大相国寺的乐僧召集到一起,给我们演奏了一批佛乐曲子,才顿悟。”他说,“古代与现代音乐元素的整合是此次音乐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曲后来被世人称之为“佛教激情之乐”的有机音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创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比如音响设施上,让36亿年的嵩山青石“唱起歌”,以之为材料利用新技术专门制造了石头乐器。在灯光设计上,直径达20米的人工月亮运用了先进的发光技术,形象逼真;56处佛光运用了自动传送技术,飘忽灵动;2000多盏灯组成的艺术灯光,合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梦幻色彩。

    实景演出能走多远?

    在成功运营多个实景演出项目后,梅帅元移师山东,全力运作《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而国内众多导演、舞美设计师纷纷加入实景演出阵营,冯小刚导演了“北部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陈凯歌担任了《希夷之大理》的实景演出导演,如今《希夷之大理》首映时间推延到了2011年1月。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龚绍方认为,实景演出对提高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什么样的城市和景区适合涉足实景演出?龚绍方给出了三个条件。 

    首先,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才有强大的影响力撑起实景演出的“门面”。比如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如果一个景区只在本省本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很难吸引外地游客花不菲的钱来看一场演出。 

    市场辐射量也是重要因素。景区所在地区以及该地区周边城市的经济实力,对一台实景演出能否存活盈利非常重要。 

    第三个条件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源于少林寺的禅宗文化,影响中国文化一千多年,这就是“禅宗少林”的审美基础,保证了演出的受众。龚绍方认为,“禅宗少林”具有成功的前景。 

    另外,专家们在总结《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成功经验时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只有以企业为市场开发主体,面向市场、开拓市场,才能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开始就面向旅游市场策划定位,从项目的策划、剧目的制作、演员的选聘到演出市场的开发完全由企业通过市场自主运作。在项目定位上,它着眼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解决了嵩山旅游过境游的问题,带动嵩山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河南省旅游局前局长杨盛道说。

    目前,《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正在倾力打造“禅宗圣地心灵驿站”,随着演出质量的不断完善和后续二期工程的启动,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在这里体验“禅悦”,从纷繁俗世回到精神故乡。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