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开幕

2010年08月20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有缘千里来相会,桂台交流歌为媒。来自海峡两岸的两位知名学者18日第三度同台,续写一段佳话。

    当日,作为“情系八桂”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登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杨秀昭与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教授吴荣顺分别作第一个、第二个发言。前者探析广西民族歌谣文化,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学生现场演唱壮族嘹歌、瑶族山歌、苗族情歌、侗族大歌,博得阵阵掌声;后者谈台湾布农族的“八部合音”,来自南投县信义乡的10位歌者赤脚演绎“天神眷顾的天籁复音”,折服全场数百观众。

    会后,杨秀昭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与吴教授第三次同台。2001年冬天,两人有缘结识,很谈得来;2002年,他应吴教授之邀,携广西10位歌手赴台参加一个国际性民族音乐学研讨会,二度同台切磋。

    担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的杨秀昭说,广西的壮侗民歌和台湾的少数民族山歌均以多声部演唱为主要特色。在语言方面,壮族语与台湾阿美部落的发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广西也有一个布侬族,是壮族的分支。桂台加强少数民族音乐交流,有助于互相启发,增进了解,深化同胞情谊。

    吴荣顺则向记者表示,台湾布农族完全用复音唱原生态歌曲,无独唱、舞蹈,主颂神,以“八部音合唱”闻名。其实,台湾所言的“复音”,与大陆惯称的“多声部”是一个意思。两岸的少数民族歌谣,演唱时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如桂台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就颇深厚。他曾参访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的地方满村满街都有多声部的歌唱,令人惊奇。

    这位拥有博士头衔的教授还说,两岸就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面对面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尊重,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一件好事。

    采访时,杨秀昭透露,他正在筹划12月在南宁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音乐交流会,拟邀吴教授来桂。两人有望第四度同台。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