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张北草原音乐节启示录

2010年08月25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张北草原音乐节启示录

    张北,草原,摇滚乐,朋克……当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的时候,不免会发出疑问:草原音乐节为什么会在张北举办?张北有能力举办音乐节吗?音乐节能够给张北带来什么?

    今年8月1日深夜,第二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完美谢幕。据主办方统计数据显示,音乐节观众超过20万人次。至此,张北草原音乐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成为国内户外音乐节的新标杆,位列中国县域十佳节庆之首。音乐节的举办几乎一夜之间让张北这座坝上小城名扬海内外。能不能办的疑问消失了,代之的是对音乐节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成功举办国际性摇滚音乐节?它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哪些启示?

    启示一

    文化资源本身不是文化生产力,但它可以成为文化生产力。

    张北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要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让文化资源成为文化生产力,首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借助外力,盘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最关键的是人才。张北恰恰成功利用了北京人才的“辐射”效应。场景回放 “去去去,你给我整点实惠的。”2009年初,当一个北京投资音乐媒体的朋友向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提议合作搞摇滚音乐节时,当即便被李雪荣挡了回去。此时,一门心思要给贫困的张北搞点“项目”的李雪荣,怎么也不会想到摇滚音乐节还能和国家级贫困县扯上什么关系。

    李雪荣那个北京朋友锲而不舍,拿来了国外知名摇滚音乐节的资料及海报,李雪荣隐隐觉得,对张北而言,没准这是一次打造新名片的尝试。于是,他告诉县委副书记孙晓函:“可以考察一下。”

    张北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大文化产业,他们尝试过很多路子。最初曾经打算请张艺谋制作“印象张北”,结果因为“太贵”放弃了。后来,他们还做过一台张北“心连心”文艺晚会,也没什么反响。几经尝试,张北最终决定大胆引进摇滚音乐节,他们相信草原的舞台足够大,也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张北作出这样的决策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张北有自己的资源优势:有辽阔的大草原,毗邻北京;但劣势也同样明显:资金、人才和经验都十分缺乏。张北人也清楚,张北的文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很低,要想成功举办音乐节,单纯依靠张北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张北邀请来对举办音乐节有丰富经验的北京《音乐时空》杂志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李雪荣说:“我们过去总是习惯于依靠自己办文化,这次是用我们丰富的草场、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与北京方面的文化资源、市场运作资源、媒体人脉资源整合,产生了1+1>2的效应,达到双赢。”

    事实证明,张北的选择是正确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取得了超出人们预料的效果,一举成为国内户外音乐节的新标杆。正如德国著名的音乐策划人UdoHoffmann所说:“张北草原音乐节给了人们一个出门玩的理由。”国内著名乐评人、《滚石》(中文版)原主编郝舫认为:“2010年张北草原音乐节在舞台硬件方面超过了国内所有的音乐节。”

    “资金和人才往往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破解这道难题,可以采用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聚人才、以项目求突破的方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如是说。

    启示二

    文化产业只有走市场才有出路。在市场起步阶段,需要经过市场的培育过程。文化产业市场化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政府在文化产业市场化道路上,应该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引导、监督、扶持的作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场景回放

    2009年8月7日之前,整个张北县都没几个人了解摇滚乐,更别提处在中都草原附近村子的村民了。看着从北京、天津以及周边省市来的车,排着队往草原上开,看着那些梳着鸡冠头、背着帐篷、扛着大旗的小青年们奔向音乐节会场,不少村民第一反应是,赶紧提着装满鸡蛋的篮子,拎着矿泉水,挣钱去。

    看着朴实的村民们异常显眼地穿行在服饰新潮的人群中叫卖土特产,张北县政府没有进行限制,“一篮子鸡蛋才能挣几个钱,让他们多挣个零花钱吧!”

    2010年7月30日,第二届草原音乐节开幕之前,主办方专设的60个固定摊位全部租了出去,每个摊位租金在万元左右。孙晓函称之为音乐节市场化的第一步:“老百姓像游击队一样卖东西,不是长久之计。进行摊位招商,让农民手里的东西有较为固定的出口,游客可以更放心地购买,农民和游客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市场化的模式也就建立起来了。”

    经过两年的摸索,张北草原音乐节在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自己的脚步。然而,这条道路却走得十分艰难。

    张北县政府现在每年为音乐节投入一二百万元,提供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如果单从投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音乐节还没有创造直接的经济收益。有人建议从门票收入上分一杯羹。李雪荣心里清楚,音乐节刚刚起步,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如果再从门票上挖点,它就办不下去了。品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一个长远的考虑,不能目光太短视了。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河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薛维君认为,在资本要素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一层窗户纸,这是一个软障碍,因为情况不明朗,资本不敢贸然进入,所以尽管谁也不否认文化产业有前途,但是谁也不肯拿出钱来推动和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就我省目前情况而言,打造文化产业的第一推动力(即元动力),不能由市场或资本主体自发确定,而应由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两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和引导。

    启示三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项目建设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龙头带动作用。张北把草原音乐节作为宣传张北、营销张北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深入挖掘自身的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蒙元文化和二人台传统民间文化等,从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场景回放 “太阳出来磨盘大,来往的客人你听一下,今天咱别的都不讲,把张家口千年的故事拉一拉……”热播的电视剧《大境门》中那位卖唱的老艺人霍占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人就是张北人。2010年7月31日中午,霍先生给参加第二届草原音乐节的媒体记者唱了段二人台,博得喝彩。

    “对当地群众来说,音乐节是一个节日,而二人台则是我们的生活。”张北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武有中说。

    首届张北草原音乐节的成功,让张北人知道了音乐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他们开始挖掘属于自己本土的传统文化东路二人台,他们要借助草原音乐节搭建起的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张北、认识张北。在第二届草原音乐节举办的同时,张北县城广场上举办的一场场东路二人台演出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年仅16岁的张开慧是内蒙古自治区土右旗小召乡人,是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二人台”专业的毕业生。前不久,小开慧和自己的8位师兄弟一起来到了张北县艺术团。“他们是呼和浩特市政府专门出资培养的二人台演员,是作为稀缺人才被引进的,我们为他们解决了正式编制。”张北县委宣传部长靳斌介绍说,张北县今年投资200万元扶持乡村二人台农民艺术团,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从摇滚乐到二人台,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两者相互包容共生,体现了张北全方位发展文化事业的大思路。除此之外,依托张北草原音乐节,他们还邀请国内顶尖级的专家学者举办了“长城论坛”和“元中都遗址论坛”,气势雄伟的元中都博物馆也即将开门迎客,第二届草原音乐节结束后还举办了“东路二人台研讨会”,深入挖掘张北的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蒙元文化、二人台民间文化等等。现代摇滚乐与传统二人台共同发展,这体现了张北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的一种开放的胸襟。“张北不是把音乐节作为一个单纯的节庆来办,而是要把它办成音乐产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李雪荣说,文化建设是全方位的,不能单纯为做音乐而做音乐,要充分利用音乐节搭建起的这个平台,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