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新年音乐会
音乐对一个人的性情陶冶、城市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作用。《人民日报》8月初起也连续发表多篇文章,直陈当下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审美情趣堕落,倡导在全社会中推广艺术教育,提升全民艺术素养。这种呼吁在榕城得到了不少人的积极响应,大家提出,“人文福州”共建从具有广泛性基础的艺术形式——音乐入手,普及音乐文化,盘活、提升榕城整体艺术品位。
你花钱听音乐会吗?
“榕城承接音乐会商演肯定是要亏钱的,叫好不叫座。”陈先生说。陈是福州一文化传播公司业务经理,他告诉记者,即使是国家一流乐团在榕的演出,也难逃“贴钱赚吆喝”的命运。“音乐会空座率高,而且观众中赠票比例还不小。”他分析说,在福州消费文化中,饮食才是主角,掏钱消费艺术的观念还没有被多少人接受,不少人是“免费票可以去去,花钱听音乐?不值”。“在俄罗斯,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人,到了周末他们也都会换上笔挺的西装,去聆听一场音乐会。”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式耀说,在国外听音乐几乎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这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艺术修养。
福州是音乐沙漠吗?
对音乐的重视在我国自古有之。“礼、乐、射、御、书、数,圣人孔子提出的六艺中就有音乐,而且地位仅次于礼,足以说明音乐的重要性。”李式耀说,音乐在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如今古典音乐氛围却越来越淡薄。李式耀说,KTV的火爆不代表音乐氛围浓厚。事实上,福州在全国叫得响的音乐家不多,一流水准的音乐演出也不算多。
现行艺术教育虽然火爆,但“功利心”反而让艺术氛围更为淡薄。“现在家长对小孩子艺术教育比以前重视多了,但不少人仍是抱着功利心态。”福州爱娟古筝艺术学校校长陈爱娟说,“经常有家长会问一个月能学到几级水平,如果实现不了就不让孩子学了。”
福州禅韵·格涅辛教育连锁机构负责人卓小强从事艺术教育、培训多年,他说,自己曾多次亲眼所见,有小孩被家长逼着进乐器行选乐器,“不到一年的时间,家长又把乐器送过来低折扣处理了。”
在今年举行的世界美学大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就提出,艺术教育不光是学生会唱歌、能跳舞,而是真正让他们在艺术中寻找到精神家园。
享受音乐难么?
王东明,福州斯坦扉乐器制造厂董事长,自称“不懂音乐”,却创办了我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萨克斯生产企业。“音乐其实也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他形象举例说,吹着萨克斯、长笛是在练肺活量以及身手协调性,唱歌则是放松面部肌肉,“十指连心,经常弹奏乐器,可以开发人的脑力潜能。”“如果学乐器能像玩奥特曼一样有趣,孩子们是不是会更主动学习,学得更好?让音乐去除枯燥,变得更为快乐,才能走进更多普通市民的家中。”卓小强说,即将成立的禅韵·格涅辛教育金山分店,就是引进一种速成法,让一点不懂简谱五线谱的人,两个月内能弹奏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浪漫钢琴曲。卓小强认为,比如年轻人学习,老师从周杰伦《菊花台》等流行的曲子教起,“给学生学习的乐趣与信心”,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音乐如何走近平民?
作为“贩卖音乐”的生意人,王东明觉得自己有点孤独。因为乐器制造不是“高回报、快回报”,少有人涉足。今年4月,他的管乐制造厂管乐生产基地(沃尔特)在闽侯正式动建,目标是未来2~3年内成为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管乐器生产基地。乐器制造企业目标简“单,通过提升(乐器)质量,奏出更加美妙的音符;另外要降低乐器生产成本,让更多老百姓有机会接触音乐。”
另一方面,带着公益心做音乐的观点,也日益受重视李式耀就建议,每场音乐商演都应划出一定比例的低价票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接受音乐熏陶。本土的一些艺术院团、交响乐团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公益演出活动。
这一方面,企业貌似走得更远。不久前,王东明的企业捐赠了一批乐器给福州屏东。中学的学生乐队。我省最大的钢琴制造企业——和声钢,琴每年也组织青少年到企业参观,并举办相关音乐会。音乐的普及,也进一步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