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年总产值仅2亿多 音乐产业亟待建立新盈利模式

2010年09月01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目前全国半数以上的音乐都是通过网络和无线进行下载和分享。作为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立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已是迫在眉睫。随着数字音乐的出现,我国音像市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成功的盈利模式。实际上,整个音乐市场的几大方面相对还处于割裂状态,演出管演出,制作管制作,网络移动又是一方,各自为政。其实中国的市场很大,任何一家要把中国市场全部做完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要集合起来,把整个音乐市场做完整。

    目前音乐产业旧的生态环境已经被打破,但是新的生态还没有建立,全球唱片工业都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用量非常大,但音乐产业总是收不到钱?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深圳,几近崛起的音乐产业园区或许是条通往罗马的路。音乐产业能就此起死回生吗?目前中国唱片行业的格局,悄然经历着一次大范围的洗牌换牌。目前中国的唱片行业,最后的底牌或说终极密码还没有掀开,鹿死谁手?或说谁将逐鹿中原?

    绝大多数音乐作品石沉大海

    “中国音乐产业一年的产值才2个多亿,而且包括了音乐人除了演唱会外所有可能的获利渠道,比如唱片销量、网络下载、手机铃声业务,太少了,甚至不如一个餐饮品牌的产值。做音乐不如开饭馆,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而日本,2009年光唱片营业额就达280亿元人民币,著作权费用是140亿元人民币,每年被记录的正版下载数是3.6亿次。”有音乐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痛心疾首地说。

    对于我们的音乐,在整体的制作水准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差很远。音乐产业发展的这几十年时间中,直到现在我们对于音乐产业的营销模式还是在套用上个世纪的模式,从这一点我们就已经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家。提起著作权,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就差得更远了。国外很早以前就有相关公播权法律的制定,而我国至今才提出了关于电台和电视台收取版权费的措施。到目前为止,我们依旧没有看到关于录音制作权、表演者一些相关的权利被反映出来。

    音乐内容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跟风,虽然现在整体看来我们音乐内容还是朝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多元化的发展到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发展下去了。因此,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内容创作上多尝试一些新的创作理念。在中国,我们不缺创作人才,甚至可以说我国还是拥有着一批非常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但是目前的音乐市场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纵观整个音乐市场,我们也拥有一些不错的音乐,但是由于经纪人的匮乏使得我们很难把好的音乐成功地推向市场。

    太合麦田的老板宋柯对于中国唱片工业早已不抱希望,他说自己从华纳出走,主要是为了做数字音乐。理工科出身的宋柯说自己对新技术比较敏锐,他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数字音乐有了商业化的可能,“传统唱片工业在新技术面前简直一无是处”。谈到音乐产业的未来,他认为音乐产业将被其他产业融合,很可能主要依附于电影、电视、网游、舞台剧等其他产业。

    对于欧美唱片业来说,正经历着从传统唱片向数字音乐过渡的时期。以索尼唱片公司为例,目前CD销售占音乐销售额的60%,但到2013年,这个份额预计将降低至20%,剩下的部分将由现场为主的音乐服务、铃声和音乐下载为主的数字音乐所囊括。但对于中国的听众来说,互联网“共享”与“免费”等于同一个概念,购买数字音乐在多数人看来有些多此一举。 

    有着20年提琴制造历史的北京市平谷区,正在将传统的乐器制造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据平谷区区长张吉福介绍,平谷区将以乐器制造为基础,建设一个集研发、生产、交易、创作、演出、展览于一体的中国音乐产业园区,打造“中国乐谷”。

    在工厂做一把琴,带去音乐学院学演奏,毕业后到工作室

    创作,再到音乐厅办音乐会,同时,音乐制作公司为你灌制唱片,到此游览的游客下载你的音乐……在一个1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一条龙的音乐产业服务可以帮你实现音乐梦想。

    据估测,目前世界音乐产业的市场容量大约为550亿美元,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小到一个MP3、一张唱片、一首乐曲,大到一场音乐会、一部电影主题曲,无不拥有巨大的市场。但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以音乐为核心的产业功能区。

    而平谷,有着20年的提琴制造历史,在“提琴之乡”东高村镇,乐器生产企业20多家,产品包括提琴以及二胡、贝司、吉他、铜管乐、打击乐器等系列乐器。2009年,该镇的提琴年产量近30万把,产值3.5亿元。当年,东高村镇被授予“中国提琴产业基地”称号。

    不仅如此,东高村镇已建成占地800平方米的提琴体验馆,游客络绎不绝;现代化的音乐厅里,高水平的音乐演出一场接一场。以音乐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初具规模。

    平谷决定建设音乐产业园区,打造“中国乐谷”,升级提琴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个集乐器研发、制造、交易,音乐教育培训,音乐创作、演出、展览,音乐工业旅游于一体的音乐产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50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300亿至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

    实现从乐器制造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飞跃,平谷首先想到音乐教育。刚刚过去的7月,平谷区政府和中国音乐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联手在音乐学院开办乐器制造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资源、大师工作室,也将向平谷转移。不远的将来,平谷将成为中国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