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别具风格的2010上海市学生音乐夏令营,以特有的内涵与外延,镌刻在营员的心里。获得“杰出营员奖”的彭浦初级中学学生吴湉湉代表全营同学的一番肺腑之言,如风铃般奏起和乐:“五天里,夏令营成了我们欢乐的家园,成了我们尽展青春风采的舞台,成了我们携手共进的学堂,让我们早已深埋于心的艺术梦想更加清晰而明亮。”
夯实基础:百余学员遍布基层
今夏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将视野从舞台演出扩展到未来舞台主人的培育。上海第一次从市级层面专门为学生组织的音乐夏令营,就是这种培育的载体。来自全市18个区县近千名音乐爱好者报名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组委会从中精心挑选了100多名音乐鉴赏能力较高、音乐演奏能力较强的同学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其中既有市区中学又有农村中学,既有普通中学又有职业学校,来源非常广泛。
评点:音乐普及与提高,这是音乐教育的两大琴弦。音乐夏令营,奏起了和声。
文化哺育:多元文化激起波澜
与一般拉拉曲子,进行技巧训练不同,此次音乐夏令营,展现了音乐的内外世界。
这是一份由市教委、上海交响乐团为学员开列的特殊“菜单”:李云迪钢琴独奏音乐会等4场高水平的音乐演出欣赏;余秋雨等文化名人讲座3场;“乐工房”互动课堂;音乐艺术电影和6次分组排练、彩排。
一位学员在听取濮存昕演讲后深有感触:“学艺术,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正直和富有责任感的人。”精彩的互动对话,让艺术使者心与心碰撞与融合。
音乐,不再是个人孤独的吟唱与弹拨,而是综合素质浸染的漫漫旅程。
评点:从音乐中学到文化素质,从素养中提升音乐,这是层次较高、内涵深厚、丰富精彩的夏令营的特色。
品质历练:拓宽见识与充盈心灵
与其说音乐夏令营是一次艺术之旅,倒不如说是一场品质与学识的历练。
“一直以为打击乐在交响乐中是次要的,然而在上海交响乐团乐工坊的经历让我对打击乐另眼相看,原来打击乐也可以演奏出那么美妙的音乐,让我明白打击乐在整个乐团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师大四附中的营员李鑫缘开了眼界,对音乐的认识更为完整。
在夏令营汇报演出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四附中的秦韵同学和其他13名营员集体演奏了一首《为管乐和打击乐喝彩》,赢得现场一千二百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他们的参演曲目获得了夏令营最高荣誉奖——集体表演奖。这首曲目的成功演出,秦韵同学功不可没。在夏令营刚刚开营时,秦韵同学主动向指导老师申请演奏《为管乐和打击乐喝彩》,当指导老师看到这首曲目时,他们认为这首曲目在短短的5天时间内能够成功上演几乎不可能。为了能够演出这首曲目,秦韵同学主动召集7位校友作为演出班底,并积极从其他营员中挑选参演节目的伙伴。由此他更懂得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评点:一个地道的音乐人,必须是艺术素养与做人品质的完美融合。音乐夏令营提供了历练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