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雷克庸走进烟台文化大讲堂 分享歌唱艺术

2010年09月15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雷克庸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歌唱艺术大餐

    11日上午,“文化烟台大讲堂”第六场报告会在烟台市府礼堂举行。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原中央歌剧院院长雷克庸分享了题为《歌唱艺术》的报告,在运用大量事例讲述了声乐以及声乐的发展史后,雷克庸又现场点评了登台献唱的几名音乐爱好者的演唱水准,并分享发音心得。在讲座过程中,雷克庸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讲演结合,为听众奉上了一道丰盛的歌唱艺术大餐。

    在讲座的开始,雷克庸首先指出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音乐对于人民的精神生活追求的重要性,认为“音乐不仅仅局限于陶冶情操的功能上,音乐还能够开发人的右脑,增强人的想象力”。

    随后,雷克庸用大量的举例讲述了声乐是什么以及声乐的发展史。讲到那些熟悉的老歌,雷克庸还当场唱了出来,其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带人们回到了熟悉的旋律中,当雷克庸讲到自己已经70多岁了时,底下许多观众惊呼:“真没看出来,无论从声音还是外形上看,雷老师顶多四十岁。”

    雷克庸分析了声乐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在声音训练方面,中国的歌唱演员所表现的水准已经不比国外的同行差,但是“从目前的曲目积累方面看,则比外国要少”。

    雷克庸曾在20余部中外歌剧中扮演了30多个角色,目前了解世界上的50多部歌剧。而在这次报告中,雷克庸自述,在去国外当评委的时候,有些外国演员表演的歌剧他还是不知道。“比赛结束后我数了数所有选手演唱的曲目,共来自80多部歌剧。”他以此告诫歌剧演员:不要因为几首歌唱红了就不再学习新的东西,“作为歌唱家,应该努力扩大眼界,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雷克庸点评了走上台来唱歌的几位歌唱爱好者。雷克庸边点评边教授现场观众如何发音。并提到了他对传统中国民间曲艺后继无人的担忧,他举例以“含灯大鼓”说明这种“含灯”唱歌的发音方法与外国是一样的,“发音非常科学”。

    此次报告会持续了近3个小时,观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市民王大姐说:“从小就非常羡慕那些歌唱家,今天听了雷老师的讲座后,我决定也学学看。”

    雷克庸,男低音著名声乐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成为中央歌剧院主要演员、声乐教员。1980年曾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是中国音协、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政府津贴。曾在《叶甫根尼·奥涅金》、《阿依古丽》、《费加罗的婚礼》、《卡门》、《佳尼·斯基奇》等20余部中外歌剧中扮演了近30个角色;在《茶花女》、《艺术家的生涯》、《图兰朵》、《弄臣》等多部歌剧中担任声乐指导;多次担任电视大奖赛及全国声乐比赛评委;1996年和1999年在日本举行的静冈第一届、第二届国际歌剧比赛中与波拉(帕瓦罗蒂的老师)及奥勃拉卓娃等大师一起担任评委。雷克庸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在长期的歌剧声乐指导实践中也锻炼出他的指挥能力。1997年中戏京艺训练班排演伯恩斯坦著名音乐剧《西区的故事》,雷克庸担任音乐排练指挥;1999年中央歌剧院参加第十三届澳门音乐节与外国大师们联合演出威尔第著名歌剧《阿依达》,雷克庸担任全剧的合唱排练指挥;1999年夏天,世界著名的节日合唱团近千人来北京和上海演出了十几首外国歌剧合唱曲,雷克庸也担任了排练指挥。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