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华裔教授“悍母”教育 引发“中美妈妈论战

2011年01月13日    来源:扬子晚报网    

  

 

  一位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上图),投书《华尔街日报》,详列自己管教两个女儿的“十大不准”规定,在美国社会激起震荡,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和讨论,引发“中美妈妈论战”。有人认同东方式儿童教育,并引申到中美两国近年来实力的变化中,不过也有人认为对儿童来讲,这种教育“太恐怖了”。

  十不准:
  1 不准夜不归宿
  2 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3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4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5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6 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7 不准有科目低于A
  8 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9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10 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1962年出生的蔡美儿,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她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从菲律宾移民美国的华人。蔡美儿8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表示“中国父母可以命令孩子功课全部拿A,西方父母只能要求孩子尽力”,在美国引发震荡。
  这篇文章摘自蔡美儿11日出版的新书《虎妈的战歌》。她在这本著作中描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母亲的教育之道,解读“中国妈妈”为何会成为“悍母”的代名词。
  蔡美儿说,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家长的教育模式感到好奇,想知道他们如何培养出那些能在很小的年纪就解出世界级数学难题,或是用钢琴弹奏高难度乐曲的“神童”。
  “中国妈妈”的最重要元素,就是她们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脆弱”、永远用支持和赞誉的口吻训子。中国母亲们认为子女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此常常用斥责甚至威胁的方式对他们施压。
  蔡美儿在文中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文中说,中国父母可能做出西方人无法想像的事情。她表示,虽然自己的两个女儿是美国人,但她一直秉承着“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对待她们。
  蔡美儿写道:“中国父母要求孩子拿满分,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平庸或失败并不存在,除非孩子是故意的。
  她对自己的两个女儿露易莎和苏菲亚列出“十不准”,但她们真的做到了这些“苛求”,苏菲亚还成功于2007年在纽约卡内基中心登台表演,让蔡美儿非常自豪。
  蔡美儿11日接受《时代》杂志专访,称她写这本书的动机是想告诉人们如何当好父母。蔡美儿说,她的父母对待她极为严厉,同时对她又极为疼爱。她崇敬自己的父母,觉得各方面对父母都有亏欠。她想照父母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
  蔡美儿说,目前主导或盛行的西方做法是,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做法是从60年前开始流行的。
  西方家长把追求激情的想法浪漫化了,是给孩子们选择。如果你让一个10岁大的孩子选择追求他或她的热情,那么就会变成在Facebook上玩6个小时。相比之下,她不认为拉小提琴或做功课是非常重要的。
  她的文章写出来后,先拿给家里人和中国及韩国朋友看。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且深有同感,但他们都表示,“你当然不能出版它,你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不过蔡美儿认为,数百万家长都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女,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是一个真正的移民事情。所以明知道会引起强烈争论,还是决心公开发表。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华裔悍母:震惊和难以置信

美国媒体评论:纵容下一代恐败于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