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太原:补课之痛

2011年07月29日    来源:中新网    

     平时,在学校周边、居民小区内、单位电梯间都能看到各种补习班张贴的广告。进入7月,在省城各中小学校门口,各种暑期补习班的传单更是“满天飞”。

  家长的无奈

  场景一:在太原市杏花岭小学门口,一位学生家长给记者翻看着关于补课的短信:“名师辅导,一对一,为不同类型学生的课外辅导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详情咨询某某教育。”“您的孩子是否被这些问题困扰:学习成绩低,基础差,惰性强,学习无兴趣;有基础,无突破,需要点拨拔高……某某教育为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家长们反映:像这样的短信每天都能收到七八条。补课内容从小学、小升初、初一一直排到高三,各个阶段、各个年级的课程都有覆盖。

  看到这些充斥眼前的补课信息,家长普遍有一种危机感,别的孩子都在补课,自己的孩子不补必定会落下是家长们的最大担忧。“马上放暑假了,这两天我的手机被儿子班上同学的家长打爆了,都是关于孩子暑期补课的事。其实到了假期很想让孩子放松一下,可别人要么打听你给孩子报了啥班,要么直接相约领着孩子去补课。看到别人家孩子都热火朝天地要上这班那班,我也有点沉不住气了。人家孩子成绩好都不敢放松,自家孩子也不是天才,有啥本钱浪费时间呢。于是我和儿子商量补课的事,没想到孩子也相当发愁,他的同学基本都在假期补课让他也备感压力。昨天正好周末领着孩子去试听了一个班。孩子上课时我和几个家长坐在外面聊起补课的事。大家都说不想让孩子假期生活这么累,可别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怎能放松。下了课走在回家路上,儿子竟然碰到五六个同班同学,大家都在赶场子补课。”说起补课,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任雪梅连连摇头。

  场景二:省城青年路某教育机构门口,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络绎不绝,有的家长还不时询问别人:你家孩子在补什么课,哪个老师课讲得好。不少家长还在议论:“今年高考文综多难啊,赶紧让孩子辅导,否则会吃大亏!”“赶紧把学习漏洞补上,否则下学期跟不上!”年纪轻轻的孩子们行色匆匆,来不及多说话,各自奔赴别的补习班。

  王胜春在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供职,他的儿子下学期就进入紧张的初三学期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孩子的学习已然被学校课程和报的补习班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儿子有一万个不情愿,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学校跟学校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大家都生怕落后了。他告诉记者,孩子其实已经很累了,平时每天早上6时闹铃一响,马上翻身起床,吃完早饭到校上课,晚上6时放学,胡乱吃点东西就赶去上数学和英语补习班。每天补课回家吃过晚饭后,孩子紧接着又是做作业,每天晚上都得12时左右才能睡觉。在小学阶段,放了寒、暑假还有时间出去旅游什么的,自从进入初中,一点不敢放松,学校放了假又到补习班学习,看着他每天忙碌的背影,很心疼也很担心,但是作为家长很无奈,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他准备点爱吃的东西。

  家庭的付出

  王胜春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仅仅报了两个补习班。数学每学期花费3000元,而报英语班时选择了灵活性比较强的外教,一次性交了半年的费用5000元,还是经过优惠打折的,加上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在外面吃饭的花费和来回交通费,平时光是给孩子补课,家里每个月花销就达2000元左右,一学期少说也得花1.2万元。据说,孩子班上有的学生甚至报了六七门课的补习班,一个月花费四五千元的大有人在。家长见面经常互相开玩笑:“一定要好好筛选课程,都是钱啊。”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庭把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都用于支付孩子补课的费用,花费巨大让家长们备感压力。不仅如此,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考试冲刺班、分数拔高班、基础特训班、预科班,家长们不得不跟风,孩子们极其不情愿。为了给儿子“减负”,王胜春偶尔还替儿子去补课。不少补习班都要考试、留作业,然后由补课教师进行点评,分析试题。一次,他替儿子听课时看到了这样一幕:补课班墙壁上贴着孩子们的姓名,而年近中年的家长们纷纷拥挤着领考过的试卷,然后乖乖坐着听台上教师的讲解,仿佛是自己又回到了学校。

  王胜春说,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需要补这么多课,难道在学校,教师讲过的课程都无效么?现在的孩子真的非常辛苦,儿子经常说:“我的时间就那么多,我也没玩没浪费,都用在学习上了。”王胜春回忆起他的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不像现在那么丰富,但那种无忧无虑,有同伴、有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现在的孩子已经完全体会不到,孩子们面对的只有书本和没完没了的课业。

  家长们不仅赔上了金钱、时间,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因此很多家长都亲自接送孩子。在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门口,每到放学时,挤满了前来接送的车辆、家长。任雪梅说,孩子班上一个学生就是放学时候被汽车碰倒,骨折了休息了很长时间,落下课不说,孩子的身体、心理也受到了伤害。所以自从她的孩子补课那天起,她已经完全没有了闲暇时间,每天不是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就是在等孩子下课。

  面对这些现实,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增建认为,从学生本人及家庭来说,补课多数为一种无奈之举,高昂的经济负担不说,最糟糕的是,它事实上已经剥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权利。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聚集着全家人的希望,而家长们普遍认为自己小时候学习的条件不够好,所以现在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起码的就是不能在基本学习条件上落下。为了达到这些“最好”,一个家庭为了教育下一代已经付出了太多。

  孩子的声音

  太原市第五中学的陈欣瑜曾经在初二年级时,给家长写下这样的信:

  “我今年13岁,本是花朵一样的年龄,可是我们这些花朵们每天都要上晚自习,周末还得要‘被补课’。我们多想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去野外感受大自然,去呼吸泥土的芬芳;多想在午后,和伙伴一同在球场上挥洒青春。可是家长老师们你们一定会说,都初中生了,还老想着玩,还不知道好好读书,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是的,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初中生和小学生不一样。但是,我们渴望轻松的学习,渴望丰富的课余生活。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回家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每个周末还要去上各种提高班、兴趣班。沉重的书包,压得我们好累好累。”

  看着孩子稚嫩的背影,很多家长都觉得非常心疼。沉重的补课负担,使很多孩子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摧残:驼背、眼睛近视、睡眠少导致失眠、缺少交流脾气暴躁,有的则因为每天学习时间太长产生了自卑、厌学情绪。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压力非常大,不仅学习差一些的学生补课,学习好的孩子也主动要求补课。一位省城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一到假期就自己去报补习班,提前学习下个学期的课程。

  一位中学班主任教师告诉记者,现在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存在补课现象。由于基础过于薄弱,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无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在学校学习中被老师“拖着走”,考试来临时一筹莫展,这类学生补课提高成绩比较明显,能短时间提高分数。再有一类是曾经成绩优秀,在迈入更高年级后不能适应,造成成绩平平,这类学生需要培养的是学习的方法,提高适应性,盲目补课不可取。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补课是在强化复习或者提前预习,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完成。

  张增建表示,从学校教育来说,目前补课现象,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已经与应试教育里应外合,狼狈为奸,或者说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的一种非正常现象。补课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应试教育的升温,补课目前已经超越学校教育范畴,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构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有的补习机构甚至在美国上市。但说到底,这种现象体现更多的是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中国基础教育应该赶紧正视并深入反思的一个新课题。

    各方声音

  太原第五中学学生陈欣瑜:

  电视里报纸上天天都在说“素质教育”,可是我们真正得到“素质教育”了吗?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任雪梅:

  无论如何选择都关系到孩子的将来,成绩好,考上好学校还是家长的最大希望。现在不只孩子输不起,家长、家庭都输不起。

  中学班主任教师:

  班与班比,校与校比,横向比纵向比。一行行排列数据攀比之下,学校教师自然方方面面都希望出成绩,孩子的成长空间只能被挤压到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怪圈里。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增建:

  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加大中考、高考的改革力度,通过高考这根指挥棒,改变这种现状。同时,“工夫在诗外”,改变社会衡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标准,尽力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就业焦虑症,釜底抽薪,标本兼治。此外,要努力转化教育观念,提高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回到教育的原点。

  媒体:

  《中国青年报》曾经以“学校不补课,孩子高兴家长不干”为题,对山西太原家长主动要求补课的怪现象做过分析。一边是减负的愿望,一边是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理想;一边是教育部门的禁令,一边是学生家长的呼声;一边是想让学生好好休息,一边是中考、高考的压力。究竟有什么方法能摆脱两难的境地?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恐怕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指向。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