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关注教育改革 《教育能改变吗》揭现状

2011年08月08日    来源:搜狐    

 

 

 

  中国的教育向何处去,一直是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试点工作的展开,教育这个话题再次被激活。在这这样的社会现状下,SMG纪实频道精心创作了一部全面梳理中国教育现状,关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的电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并将于8月15日晚8点在上海纪实频道和观众见面。

  电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主要围绕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完整的梳理,并从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作出思考,将中国教育问题置于国际背景下考量,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借鉴他山之石,通过芬兰、日本、德国、美国的教育实践,让观众了解到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全片6集,分别为《起跑线上》、《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每集45分钟。为了使这部大片更加客观、专业,在开拍前,摄制组在北京、上海邀请教育界人士开了两次研讨会,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全片拍摄历时一年,采访了130位中外教育界人士、政府官员、学生、家长,制作完成后,又多方听取意见,反复修改,总策划、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杨东平表示:“'教育能改变吗?'这是个真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还能吸引学生吗?不改变行吗?”

  据先期观看过此片的人士说:虽然全片重点是讲问题,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但并不偏激,还是能站在理性的高度看待当代的教育变革,追问教育的使命,尽最大可能呈现多元观点,理清中国教育症结所在,激发观众共同思考,堪称一部给力的教育蓝皮书。

  随着今年初央视纪录频道亮相,纪录片成为一个新的收视热点,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当下中国的纪录片,尤其是所谓的大片,应景之作、不痛不痒的多,有思考、触及热点话题的极其缺乏。这部阐释模式的作品预示着上海纪录片的某种转折,即敢于正面出击,干预现实社会问题,而这正是纪录片的特质。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表示:制作《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的出发点在于恢复对教育的常识,追问教育的使命。当然,我们不可能开出一剂完全的药方,只是想通过这部有启发意义的作品触动当下社会,进而产生点滴的改变,体现媒体对中国社会的责任。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