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重点大学农村生锐减” 公平不仅是教育问题

2011年08月08日    来源:西安晚报    

 

 

  自从2009年1月,新华社播发温家宝的署名文章,发问“大学中的农村学生比重为何不断下降”以来,这个问题便长期受到社会关注。近日,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教授经过实证调查,为该现象提供了具体的数据支撑。调查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宏观上讲,是城乡二元对立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城市占据了过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都远远将农村甩在后面;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却不得不面临人才流失、教师短缺、教学设备不足的困难。长此以往,出现调查中提到的“多数位于省会城市的超级中学垄断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名额”等不正常现象也便“正常”了。

     就微观而论,自主招生中考题的偏向性也有利于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至于泛滥成灾的高考加分政策更是为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高考招生环节的不公。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艺术特长生更是迄今无一人来自农村。而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均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等途径迈入北大,而他们绝大多数来自“超级”中学。

     应该说,如何提高农村大学生比例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破题的重点之一。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政府应将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对于农村的教育投入。

     事实上,国家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免费师范生计划,其目的就在于此。但远水难解近渴,鉴于师范生从毕业到成熟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因此从短期而言,还必须辅之以教师轮岗制,将城市中的优质师资定期轮岗到农村进行交流,以便迅速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至于高考加分政策,则必须坚持规范与取消“两手抓”,以提升其透明度与公信力,避免因政策漏洞导致“灰色加分”。

     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由此可见,扭转大学中的农村学生比重的下降趋势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马虎不得。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