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南京大学陷“预录取”争议 七考生等待中被抛弃
据《光明日报》报道,安徽无为中学7名攥着南京大学“预录取”通知书的高分考生,在一场空欢喜中惊醒。按照此前南大招生老师与他们签署的预录取协议,南京大学理科分数线为645分,成绩在645分至647分之间的这7名考生在南大老师的满口承诺中提前吃上了“定心丸”。谁知,今年喜遇招生“大年”的南大,在安徽的最低投档线锁定在648分,7名考生在等待中“被抛弃”。
点评:哪个学校都想招揽生源,“预录取”的缘起,就是争抢高分生源。不过在目前教育考试部门的相关规定中,并没有“预录取”这一方式。这也就意味着,这7名考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护。虽然预录取已经多次被曝光,但教育部门一直没有公开表态,这也让众多高校大胆推行。针对当下的“预录取”,教育部门应给出明确说法,叫停这一“潜规则”。
事件:孩子被噎死 幼儿园园长私埋尸体被判赔偿18万元
据《法制日报》报道,云南省玉溪市一个1岁零8月的幼儿被家长托管在幼儿园里,饭后被异物阻塞气管出现生命垂危症状,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荒唐的幼儿园园长竟然带着另一名工作人员私自将幼儿尸体掩埋后,报警谎称幼儿走失。该案一审判决两被告赔偿幼儿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近18万元。
点评:尽管这是一个个案,但由此引出的非法幼儿园问题却在不少地方普遍存在,而且屡禁不绝。究其原因,还是跟需求、市场、监管存在漏洞有很大的关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能够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加大“黑”幼儿园的查处力度等等,这些都应该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事件:MBA合作办学乱象调查:花3万能就买学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来这个班有几个是想真学习的?要不是为了混个证、满足工作需要,我都懒得来。”在澳门城市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的合作项目——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第11期学员班举行的开学典礼上,邱先生这样对记者说道。该课程面向社会招收在职的学员,无须入学考试,只要交3万元左右的学费,每月只上两次课,两年内便可读完MBA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可获得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点评:对于不正规的办学,受教育者本身就应该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明知不正规,明知学历不受认证,还选择交钱上学,这是对办学乱象的姑息和助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