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官员心中有多少“穷人教育学”

2011年08月10日    来源:燕赵晚报    

  

 

  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日前在接受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力挺高校乱收费,针对一些同学投诉说自己专升本时,被迫交了1万块钱的捐资助学费,还要签一个自愿捐赠协议,李让恒主任居然说“1万块钱,不算大事”。随后,李让恒给相关主管办公室打电话,再次表示1万元并非大事。

  1万块钱,对某些官员而言,的确不是什么大数目,可能他们的一顿饭,都不止这个数目,可对那些贫寒家庭而言,那可能是他们一年的纯收入。

  湖南中医药大学只有收到捐资费,才会给专升本的学生注册学籍。这种做法是否违规?李让恒却给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答案。在这个盛夏,会令多少学子惆怅无奈?

  2007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总理说: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可是,我们怀疑,在那些官员甚至是教育主管官员心目中,有几多“穷人教育学”情怀?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几年前曾表示,中国目前各类学校2.4亿在校生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遇到经济困难——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几年后,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但因贫失学的新闻,却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这样的教育现实,不啻是抽了“穷人教育学”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中,如象牙塔般圣洁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精神,是否即将被金钱亵渎得体无完肤?办教育的目的变成了什么?是为了培养人才,还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们离“穷人教育学”还有多远?我们离“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还有多远?

  1万块钱,极有可能令那些穷孩子面对大学校门而泪眼婆娑。教育部8日重申,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建议教育部不要放过“1万块钱不算大事”的小事,还“穷人教育学”一点尊严,而对屡禁不止的学校乱收费,不再心慈手软。因为,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公平。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