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北京打工子弟受教育权不如美国偷渡者

2011年08月15日    来源:21CN财经综合    收藏:分享到空间 百度收藏 新浪ViVi yahoo 添加到google 转帖到开心网 转帖到人人网 转帖到豆瓣

 

 

  农民工子弟学校动了谁的奶酪?著名学者于建嵘今天8:26在其新浪微博中透露,6月份以来,北京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等地有30多所打工子弟小学被关停或即将关停。如北京海淀区绿园小学关门,本该8月10日开学的686名农民工子弟就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于先生认为,如果行政部门的决定,是以严重损害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为前提的,那么我们就要质疑这种管理的合理性。

  于建嵘又把一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的短信发到微博上,看了让人倍感心酸。“于教授您好,我是打工子弟红星学校谢校长,学校成立12年共接收了8000余名孩子,现有学生1400名。8月9日海淀区政府部门和法院以合同到期为由强拆了学校。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们的上学,政府和教育部门没有任何分流方案,千名孩子面临失学!”

  对此旅美学者薛涌表示,二十年后有报应:劳动力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没有优势。技术升级,但大量人口从小缺乏好的教育,无法胜任。现在三十到五十岁的人,养老靠啥?抗打包去?

  如何解决打工子弟的受教育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理想主义的解决方案,所有非户籍人口的孩子都纳入为户籍人口办的公办学校读书,这样打工子弟小学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理想化肯定是虚幻的。 ”

  杜教授还透露,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大概意味着这6-9年的教育是得不得国家承认的,因为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其实是“黑学校”。如果希望能读高中,那么就要回到家乡所在地的中学注册补习才能参加中考。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很多9年级毕业就进入社会或者再读一些职业技术培训。

  杜教授认为,在这里就读的大多的孩子的家庭不是能交得起赞助费,也不是免除赞助费就能和城市孩子一样承担城市开支水平的。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模式应该是所在城市进行财政补贴的,教育资源进行支援的,和所在城市友好开放的一所学校。

  杜教授表示,二代以后农民工对中国未来尤为关键。 我们要尊重相对的贫困,以及贫困的自尊。

  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在一次呼吁教育公平的会议上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亲身经历。在美国移民子女上学,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只要你拿出国外寄来的信封,就给你的孩子办理入学。甚至连那些偷渡者的子女,在被遣送回国前都会被安排到公办学校上学。按照美国宪法规定,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是无条件的。在会议期间他还听说北京的官员说“我们是为北京人民服务的”。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0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