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6招应对教育费用上涨

2011年08月16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应对教育费用上涨,记者总结业内人士和部分广州家长的建议,得出以下6大对策。

  1.培训课程巧妙组合

  暑假期间,各培训机构推出多种优惠政策。一般越早规划学习计划,提早报名,则优惠程度越高。新东方国内考试部主管林伟老师建议家长提早规划学生的寒暑假。另外,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组合,实现省钱。例如新东方推出西班牙语初级和中级精品班组合报名,则直接优惠500元。学生可以选择拉上同学一起报,组合报班,或连报两班。

  2.积极参加免费课程

  暑假,很多培训机构都会推出免费体验课,让学生有体验课程的机会。如新东方学校推出的“百堂免费课程”非常受欢迎,按不同年龄层和内容分成十几类,几乎每种类别的课程都有3~10节体验课程。家长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到并直接到场听课。一方面,试听多种不同课程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课程,避免眼多杂乱;另一方面,10节体验课听下来,该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也已经涉及,基本上等于上了一期短期课程,绝对是家长省钱的好方法。

  3.参加团购享受优惠

  现在流行团购,吃喝玩乐可以团购,当然学习课程一样可以团购。 良好盈利模式加上相对较低技术门槛,团购网站成为2010年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形式。有关数据显示,一年多的时间,团购网站总数达到了5000多家,为了能够在众多团购网站中脱颖而出,很多网站开始深耕国内团购创新模式,一些团购网站推出了亲子频道,为家庭提供亲子课程、儿童摄影、儿童玩具、儿童读物、游乐场门票等团购产品。其目的是差异化竞争,根据服务行业的类别,以及不同的消费人群,对产品进行细分化管理,让用户在团购时更为方便、快捷。某些团购网站为了聚集人气,不惜低成本拉拢知名培训机构参与团购项目。

  另外,家长可多点登陆各机构的官网,通常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是在网站上公布的。团购课程一般是机构为吸引眼球而推出的,所以时间性短,但是优惠程度最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4.有针对性地报培训班

  家长李先生表示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也是本着开发孩子兴趣的原则,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培训班,英语、书法、画画、溜冰、舞蹈,还请了钢琴家教,一直以来家庭收入还可以,所以就尽量给孩子报那些人数较少的VIP班次。现在CPI飞涨,家庭中需要增加开支的地方越来越多,所以在孩子教育方面也不能再硬着头皮撑下去了,尤其是一对一授课涨得厉害,李先生就给孩子进行了组合调整,部分课程调到小班授课,虽然多了几个同学,但想着他也能借此机会多交些小伙伴,提升沟通能力,也还不错。

  林伟老师表示,现在市面上很多小班教学,一对一教学,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如果是短期内想提高某个方面的学习,可以只报该课程;而如果自学能力较强,则可以选择报20人以上的大班,价格方面实惠很多。

  5.分摊辅导费用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大多数年轻的爸妈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从小让孩子学习才艺也就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孩子学才艺不一定非要上才艺班,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找一群有相同需求的家庭,募集5~6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共同聘请一位老师到某人家中教学。如此一来,不仅孩子有共同学习的伙伴,可提升学习意愿与效果;所有爸妈也能分摊支付老师的辅导费,省下不少开支。

  当然,有些家长自身就才华横溢,特长良多,这些自身有特长的家庭可以组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小组,每隔几天或者每周将几家的孩子聚集在某位小朋友家中,家长们轮流上课。这样不仅学到了才艺,更是连支出都省下了。某小区的陈女士就在某知名育儿论坛发帖寻找“同道中人”,她表示自己钢琴过8级,寻找懂游泳、会羽毛球、足球、擅长画画等才艺的家长,大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辅导组里的孩子。当然这些家长的才艺未必如培训班或者特长班的老师那么专业,所以这种方式仅限于对才艺专业水平要求不高的家长和孩子。

  6.减少不必要培训项目

  在培训班方面,一些家长取消了部分培训项目。 “上半年我们给孩子报了不少培训班,前两天我和他爸爸商量了一下,也观察了孩子对这些兴趣班的兴趣,决定明年砍掉了一些文艺类的教育开支,反正他也不是很喜欢小提琴和画画。对孩子比较喜欢的跆拳道和游泳班,还是想保留着。”家住海珠区的周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比较重视亲子教育,“涨价风”劲吹之后,他们减少了带孩子去“消费型”游乐场的次数,更多地则是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院之类的免费场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2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