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关停,家长躺地上抗议。凭五证申请公立校,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早期比较关注的是农民工群体讨薪事件,现在注意到了农民工的娃儿们讨个正规学校读成了奢望,读私立更是不敢想象,他们及其子女在夹缝中生存,农民工始终以化学中“游离态” 的身份存在,在户籍、社险、教育方面永远不能“化合” 。 城市的高楼大厦是他们流汗、流泪的结晶,城市的文明成果,他们的娃儿却没资格享受?控制人口不应把板子打在孩子身上,公办学校的大门设置了“五证”门槛,多数民工子弟迈不进去,原因为不少民工及其配偶从事的是流动性职业,如卖菜,装潢这类无法开具就业资质证明的工作。农民工子弟校被关,入读公办校实乃画饼充饥。法国作家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也说,“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 农民工子女假设不能接受学前和义务教育,稍良性的结果就是“安贫乐道” ,参照父辈命运。恶性的后果就是“穷则思变” ,种种歧视引起他们的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或动荡。幼小的心灵种下仇恨的种子,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且农民工是个大群体,出了问题也必会是大问题,既要社会管理又要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鸟要架子,人不要架子,教育、公安部门主动深入到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去,做个调研,听听呼声,再做结论也不迟。
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有助于社会和谐,个人家庭的先赋性因素决定起点,教育这一后致性因素决定了中途,机遇与奋斗因子决定了终点,起点不是命运最优化的绝对值。中途是命运关键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说明优质教育是化解社会风险的最佳方案,教育之门怎能拒民工子弟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