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范兰古:用竹笛吹奏梦想

2011年10月26日    来源:中国网    

  范兰古,作曲家,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人。1978年毕业于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星海音乐学院),主修竹笛,兼修作曲。毕业后分配到韶关乳源民族艺术团任演奏员,兼音乐创作。曾先后担任艺术团副团长、团长、文化局副局长。1993年调清远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任副馆长。现任清远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聘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音乐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今年1月19日,清远市国际会展中心大礼堂歌声嘹亮,歌颂清远(原创歌曲)十大金曲评选决赛在此举行。《瑶壮恋歌》、《美丽清远》获评十大金曲,而这两首歌曲的作曲者都是同一个人――― 范兰古。
  范兰古说自己对清远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清远培养了自己,他要用音乐来为清远的发展“鼓”与“呼”。
 

  爱吹笛子的农村娃


  范兰古从小学起就喜欢乐器,尤其是笛子,主要是受他的叔叔影响。范兰古的叔叔范开贤是翁源采茶剧团的演员,经常跟随剧团一起到村里演出。看多了剧团演出,范兰古渐渐爱上了吹笛子。
  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笛子,怎么办?范兰古想了一招,他跑到山上砍了一条光溜的竹子回来,自己用烧红的铁条在竹子上钻上几个洞,再在洞口上糊上一层纸就可以吹了。尽管吹出来的声音不能与专业的笛子相比,但也给他的童年带来很多欢乐,也激发了他心中的梦想――― 做一名音乐家。
  在农村,家长很少理会孩子的课余生活,只要孩子白天把农活完成了,其余时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范兰古白天干完放牛、喂鸡等农活,别的伙伴去玩捉迷藏、抓蝈蝈了,他便一个人拿着自己手工制作的笛子“胡乱”地吹着,吹着一个农家娃娃所憧憬的音乐梦。


  在他小学6年级的时候,一位从部队文工团退伍回来的堂哥被分到韶关市歌剧团负责吹笛子,范兰古觉得这是个机会,一个让他学好吹奏笛子的绝好机会。“那时候我吹笛子的愿望非常强烈,省吃俭用省出1元5毛钱去商店买了一根笛子,一有空就去书店借有关笛子吹奏的书看,跑到堂哥剧团里跟他们学习。”
  后来,范兰古上了初中、高中,依旧保持着对音乐的喜爱。在高一时候,他组织了身边喜欢音乐的几个同学,自发到农村去义务演出,他负责吹笛子给唱歌的同学伴奏。在这过程中他们收获了不少欢乐,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1975年,范兰古所在的当地政府成立了一个“突击营”,组织300多青年去开荒、修水库,由范兰古任副营长,负责文艺宣传工作。“白天修水库、开垦荒地,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搞文艺节目。”这是范兰古第一次真实地接触文艺第一线。
  1976年,在单位的推荐下,他一举考上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星海音乐学院),主修竹笛,兼修作曲。
  数百件音乐作品唱响清远
  1979年,范兰古毕业后被分配到韶关乳源民族艺术团(现广东省民族艺术团乳源分团)任演奏员,兼音乐创作。
  1993年,他调任清远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他认为,剧团负责的是专业演出,而艺术馆主要负责的是音乐培训工作。所以在艺术馆工作的时候,他们经常到学校、厂矿、社区等辅导及演出。
  1998年,是清远建市10周年的喜庆日子,清远要求文艺界创作一首歌曲庆祝,并且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这个作曲任务落到了范兰古的身上。时间非常紧,范兰古连续想了两个素材,都觉得不满意。在第三天的时候,没有头绪的他自费来到飞峡山游玩,想寻找创作灵感。


  这趟飞来峡山之旅没有令范兰古失望。当他在飞来峡山上苦思的时候,附近一位老农的几句山歌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范兰古连忙赶回家,第二天就创作出一首自己满意的歌曲。这首歌就是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南方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加工作以来,他一共创作了600多件音乐作品(相当一部分的主题是歌颂清远),其中不少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瑶壮恋歌》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创大赛十大金曲金奖;《禾雀花》荣获全国第十届《祖国之春》金奖;《客家土楼之光》荣获银奖;《追赶太阳》荣获2009年“中国杯”词曲大赛金奖;《南方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美丽清远》荣获唱响广东2009年“十大旅游金曲”金奖。


  《田园牧歌》入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的《共和国六十周年优秀词曲精选》一书,《瑶壮恋歌》、《禾雀花》、《客家土楼之光》入选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主办的《祖国之春》一书。
  范兰古告诉笔者,这些年来,自己获得了一些奖项,无论是获得的是什么奖,自己都很高兴,为自己的付出有回报而感到欣慰。


  本土音乐需更多人参与


  范兰古介绍,自清远建市以来,清远本土的音乐一直都在随着清远的发展而发展,瑶族、壮族、客家音乐,采茶调等各具特色。
  据介绍,清远音乐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远建市5年前,那时候学习音乐的人很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也没有琴行等培训机构。
  第二阶段是1990年到1999年。1995年,清远有了第一家琴行。“当时就在老师范学校门口,房子很小,只有20多平方米。”
  随着清远经济的发展,清远本土音乐发展也很快,清远音乐发展进入第三阶段,2000年,琴行和各种培训机构已经有20多家了,培训机构的学生由几千人增加到几万人,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多,而且范围广泛,从小孩子到老人家,都有不少音乐的爱好者。


  目前清远有10多万人在学习音乐,大部分学校都有了专职音乐教师。通过大大小小的音乐大赛,也挖掘了不少音乐好苗子。
  范兰古认为,音乐大赛的举办对清远音乐主要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举办音乐大赛营造了清远艺术文化的气氛;其次,音乐大赛丰富了清远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清远的音乐文化氛围更活跃,同时也繁荣了清远的文化发展;再次,大赛能发现人才,选拔出优秀的音乐人才;最后,举办音乐大赛,可以给参赛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参赛者通过大赛提高自己。“类似这种活动要多搞,扩大影响力,清远的本土音乐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2002年,范兰古提前退休。退休后他一直致力于音乐创作和培养学生。他说自己平时的爱好是吹吹笛子、葫芦丝、看书报等等,或者是和几个知己好友出去游玩,寻找创作灵感。“在工作之余要懂得休闲,生活才会更有意思。”
 

责任编辑:张继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