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在老师的琴声中唱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水彩笔,这对城市孩子来说都是很普通的事。但这样普通的事,却只能出现在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中。记者前不久来到陕西省蓝田县安村小学,那里破旧简陋的音体美教具,孩子们渴求的目光,让人难忘。
11岁的郑煜磊是安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翻开他的美术作业本,上面画着这学期开学以来的美术作业,有大树、各种动物和机器人。但对郑煜磊来说,美术课让他“又爱又恨”。他喜欢画画,美术课本上的不少图案他都有模有样地比着画了一遍,但美术作业却是最难完成的一门功课。
郑煜磊低着头说:“老师从来没有教过怎么画画,我也没有水彩笔。老师上课都是让同学们用铅笔对照着课本自己画。”
安村小学有112名学生和9名老师,学校所有 年级的音体美课程都由主课老师兼任。校长谢召说:“音体美课程是开齐开全了,但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学校没有一件美术教具,老师们也都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训练,除了简单的手工制作能带领学生完成,水彩画、素描等都教不了,只能让学生自己照着课本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喜欢涂鸦的年龄,像郑煜磊这样喜欢画画的学生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基本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些孩子画画的兴趣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由于老师能力有限,再加上没有基本教学条件,学校音体美课程最多能完成教学目标的一半。谢召说:“像郑煜磊这样的孩子,喜欢画画而且有一定天分,但学校课程培养不了他的兴趣和特长,也没办法帮助他提高。唯一的希望就是家长带他参加社会上的辅导班,但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哪有机会像城里孩子一样参加课外艺术班呢?”
在安村小学,记者旁听了一节音乐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教唱歌曲《军民大生产》。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老师就在教室里上音乐课,没有乐器和播放设备,老师只能把歌词写在黑板上,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一首歌很快就教完了,老师让学生开始自己练习,有的孩子干脆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其他课程的作业。
课间休息时,记者问学生们:“上音乐课有意思吗?”他们都轻轻摇了摇头。这个班的学生陈嘉怡说:“我最不喜欢上音乐课了,以前学校有一架风琴,现在琴也坏了,音乐课就成了最没意思的课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缺少乐器,农村学校的老师大都不会弹琴,上音乐课只能教唱歌。安村小学五年级26名学生中,只有一人在随父母外出打工时见过钢琴,有几个孩子见过二胡。学生们都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甚至不知道阿拉伯数字可以代表不同的基本音阶。
谢召无奈地说:“音体美课程应该是小学教育中最丰富多彩的课程,但现在体育课成了游戏课,美术课成了自习课,音乐课成了唱歌课,课程单调乏味,老师教不好,学生不爱上。能够让孩子们像城里娃一样接受艺术教育,是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和学生最大的期盼。”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