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2011年10月9日晚上,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里灯火通明,阵阵书香沁人心脾,各界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欢聚一堂。大家畅谈中国古典诗词、音乐的研究发展、推陈出新,特别是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苏芬教授以生动的故事和精辟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中国的古曲,并亲率众弟子现场为大家精彩表演。
提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王苏芬。大家都说她是位传奇人物。她有一股特别的韧劲,她做什么事,只要认定是对的,就是历经千难万险,她也不回头。王教授用自己的人品与才华,不屈不挠,奋斗到底。她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美声的学生,后保送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分到总政军乐团担任美声的独唱演员。因为她是学美声的但硬是成为了四届央视青歌赛的评委。还走出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道路,阳春白雪古曲,搞中国最古老的音乐。
1983年被学校领导派到福建学南音,对她来说是说闽南话,但是却没难倒她。一曲《望明月》,在南音大会唱的还轰动了东南亚。当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沨院长指示她学习古曲,一学就是20多年,有的学生都走了,她一直坚持跟赵沨学到底。作为他的一大弟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录了50多首歌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创八个古曲专题介绍古曲。她的音乐人生就是古曲,使她用八年时间编写五本古曲书。其中一套152首古曲被北京市教委评为精品教材。
为了编书,她买了不少书,常常背着水在图书大厦查阅资料,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用她的话说,活着就要把古曲的资料尽最大力量收集起来,留给后人。当前她认识到光有书不行,还要有古曲的录音。目前,她正在为152首精品教材书录制古曲CD,明年就全部录完了。有了CD,她还想有音响,但没有音像,后人还是看不到古人是怎样唱古曲的。但是,找不到资金,于是她个人省吃俭用,筹备了一些资金,找到了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丹,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录像。有时用电视的晚会,有时在小剧场,有时在公园,有时在她的学生录完的现场也录古曲。常常是别人录像的场子,她接着用,这样减少了劳务费。终于完成了全部的古曲音配像。这个过程是个长远的过程。
二十年,人生有几个二十年。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填补了我国古老音乐史上的空白,功不可没。她个人共投资了24万多,完成了38首古曲的录像。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对社会、国家多做点儿贡献,这就是人生存在的价值。中华古曲需要抢救传承,这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
此次活动上,演绎的作品涵盖上上古时期的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秦歌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古诗词代表作,这些原汁原味充满古典意韵的音乐作品,让你有穿越千年的厚重感,并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