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你愿意辛辛苦苦学习艺术却受人歧视吗?艺术生,忍够了!”——当“忍够体”遇上艺考,激发了艺术生的集体大吐槽。艺术生说:因为你们征婚要去《非诚勿扰》,所以我们学编导;因为你们家床单没图案,所以我们要学美术;因为你们没去过东非大裂谷,所以我们学摄影;因为你们失恋了要疗伤,所以我们学音乐;因为你们不喜欢主持人说话声小听不见,所以我们学播音……
但是,每当我们说起我们是艺术生时……因为文化课跟不上吧?父母花了很多钱吧?以后找不到工作吧?
就好像艺术生天生比文化生矮了一截。他们“强烈要求为广大艺术生正名!”
艺术生:
我们怎么就成了另类?
近期正是艺考高峰,在江苏教育学院考点,排队报名的艺考生闲聊时谈起“艺考忍够体”都很有共鸣。
溧水某中学的刘杰,是强化班的艺术生。艺术生要兼顾专业和学业,按说能进强化班已经蛮牛的了,没想到还是受某些同学的歧视。大考过后,同学互相问考试成绩如何,问到刘杰,他坦诚相告,对方却说:“哦,我忘了,你是艺术生,我们不能跟你比。”
“成绩不好才学艺术的吧?”这句话在众多歧视性语言中,艺术生认为“受伤指数”最高。
一名艺术生发帖愤怒回应:你们文化生天天复习语数外,想过我们艺术生没有?我们得付出双倍的时间,在复习文化课的同时去练习绘画。你们只需努力应战高考,而我们在应战高考的同时还得去参加全国艺术统考!
感到委屈的江阴市一中高三陈浩同学告诉记者:“我考的是艺兼普,我们所有的学习要求和普通生一样,作业一样多,压力一样大。”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还需要挤出时间进行专业技能上的训练。
老师:
学美术,文化成绩要求也不低
说起社会上对艺术生的歧视,扬州宝应曹甸中学的徐老师直摇头:“成绩太差的学生,是学不了艺术的。家长也不会让他们来学,既浪费精力又浪费钱,何必呢?”
在徐老师看来,学艺术还是需要一些悟性和感觉的,“有的孩子数学不好,成绩上不去,其他科目都不错,硬是拼普通类高考很吃亏”,但是学艺术可以扬长避短,给这一类学生一条升学路。
徐老师还表示,随着艺考群体增加,竞争压力比以前大了。在2000年,江苏省的美术生有7000多,现在是4万多,而公办本科艺术院校的招生名额并没有增加多少。美术生文化成绩要求低已经是“痴人说梦”。
按照去年的录取行情,美术生的文化加专业成绩,要考到470分以上,才能被公办本科录取,仅仅“双过线”是远远不够的。
去年江苏省美术统考线是180分,文化成绩线是219分,两者相加才399分,离真正的公办本科线还有71分!
有人质疑:纯粹为了高考、不考虑兴趣地选择艺术,到最后会不会“入错了行”?徐老师说:“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有多少是就业和所学专业对口的?上大学还是为了接受一下高等教育,进什么专业没那么重要。”
学校:
本科上线率,艺术生立大功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学生文化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高中,艺术生不但不受歧视,反而特别被学校重视。
宿迁市宿豫中学,近几年引进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优质师资。学生外出参加艺考,学校都安排车辆,专门有老师送考。
他们“待遇”为何这么好?该校艺考生姜同学说:“学校的本科上线人数,都靠艺术生。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有70%-80%都是艺术生。”学生心里很清楚,谁能给学校挣本科上线率,谁就是“老大”。
另一位艺术生也发帖说:“说到为校争光,有多少高中,上十年都考不了一个(本科生)?而艺术生本科上线,以及重点录取的比例,哪个也不比普通生少!”
此外,学校平时活动基本都是靠艺术生撑场面。“没有我们艺术生,你们搞一台晚会试试?”上个月刚刚主持过学校元旦晚会的刘亚杰不服气地说。学校把晚会交给学生会组织,学生会到处找不到人手,文理科班学生都忙着期末考试,最后还是艺术班撑起了整个晚会。
空乘艺术生要用自己挣的钱出国留学
“你们这个学出来是本科吗?”“不是,是大专。”“啊?才大专啊!”“空乘专业用不着学到本科,大专就够了。”
一问一答之间,查芳颖谈笑自如。以前她被问到类似问题,难免尴尬、自卑。现在她想通了,她说:“自己学得好就是最好的证明。”
2年前,她是人民中学一个普通的文科生,念到高二突然对传媒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告诉家长想要报名参加传媒专业艺考培训班。有的同学以为她文化课学不下去了,父母也有些意外,还是答应了:“你以后不后悔就行!”
接下来的一年,她报了一个班,用周末时间系统学习了播音主持的知识。她学说标准普通话,还另外学习韩语和德语。当时她是个小胖妞,中等身高却有130多斤,教播音的老师一见面就刺激她:“这么胖,怎么考得上?”她很紧张,一下狠心,天天运动吃减肥餐,减掉了20多斤。
去年1月,看到沈阳航空招生,从没接触过空乘专业的她,也报了个名试试,没想到竟被选上了!
在父母以及亲戚朋友的印象中,“空姐”不就是个花瓶嘛!成绩不好的女生才去学,以后凭青春和外貌吃饭。性格倔强的查芳颖不理会这种偏见,她打定了主意:“我的性格不定性,喜欢新鲜感,也喜欢挑战自己。上大学离家远一点,去北方接触不同的文化,能够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
后来的高考,查芳颖的文化成绩超出本二线好几分,可她不后悔选了沈阳航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在学校,她出类拔萃,常被学校委以重任,才大二就有机会参加选拔去韩国的航空公司实习。她的目标就是跑国际航线,去其他国家长长见识。
小小年纪,她已经对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先工作几年,学好语言,以后再申请国外的大学,“以后用自己挣的钱出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