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考级神童”是怎样炼成的

2012年03月23日    来源:中国古筝音乐网    

  (日记主人:张昊悦,躲不开的钢琴)

  2007年12月

  听说考级不能为升学加分了,我特高兴,可妈妈很失望。本以为可以不学钢琴了,可是她却说必须坚持下去,将来可以成为升学时的砝码,看来,我是空欢喜一场了。

  2009年1月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妈妈让我八点准时坐到钢琴前,一直要练习到十二点,下午从两点开始,弹到六点结束,大人是一天八小时工作,我是一天八小时练琴,看来这也是份工作了。

  2010年6月

  快考级了,妈妈对我展开了魔鬼式训练,每周的琴课也增加了,还请了一位老师专门来陪练,可我真的不太喜欢弹琴了,觉得好累。今天练习的那首曲子一直弹不好,妈妈就骂了我,说我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我心里真难受,是你们逼我学的,又不是我自己选择的。

  “我想当回丑小鸭”

  (日记主人:陈萌萌,古筝、舞蹈、绘画,一个都不能少)

  2008年2月

  四岁的时候,爸妈就给我制定了培养计划。爸妈想让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经过多次“论证”,最后他们决定让我学习古筝、舞蹈和绘画,我觉得自己像“个人全能”选手。

  2009年9月

  周六上午去上古筝课,下午又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学舞蹈,每次到了舞蹈教室,我觉得自己站都站不稳了。妈妈说:“你看,你跳舞的样子多好看啊,真像小天鹅。”我听了这话一点也不开心,当天鹅太累了,我倒是想去当一回丑小鸭。

  2010年10月

  以前我觉得画画还很有意思,可没想到越往后学要求越高,而且量也在增加,一周要画十几幅,仅有的一点兴趣也被这种批量生产给磨没了。妈妈说:“你要想进好学校,不拿出些量化的硬实力,怎么让人家优先选择你呢?”

  被考证,家长很煎熬

  家住南开区的张女士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朝全能发展,女儿班上的同学小小年纪就已经拿下了电子琴六级、书法四级等证书。听了这件事,我觉得压力特别大。幸好女儿一直在学习手风琴。于是我们商量,决定给妞妞报名手风琴考级,这样也能成为升学的优势。”

  徐先生的儿子上四年级,他表示,以前学一项才艺就足够了,毕竟不能重复加分,可是现在不同了,很多孩子都是多才多艺,为的就是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别人的孩子会好几种才艺,如果自己的孩子跟人家考同样的分数,就肯定会处于劣势了,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被考证”了。

  被全能,往往南辕北辙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老校长魏永田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培养“考级神童”现象。值得肯定的一面是它反映出现在很多家长已经看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学前有意识地培养不只是单一发展的孩子,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特长,这应视为家长教育孩子的进步,是可喜的。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当前存在一些家长受利益的驱动,把考级看做孩子升入重点学校的砝码的现象,这既和过去的政策导向有关,也是政策惯性的遗留造成的。一些学校还延续优先考虑的惯性,而家长也抱有同等条件下孩子若有特长更容易被录取的心理,这就催生了一些孩子“被考级”、“被全能”的现象。

  魏校长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仅仅本着“为孩子好”的出发点是不够的,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盲目攀比,其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

  魏校长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特长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从孩子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出发,不要“强按牛头”。第二,现代家长要更多地着眼于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特别是从小着力培养健康的人格。作为孩子人生的领路人,家长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促成他们全面素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陈静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