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高胡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老师余乐夫(左)现场示范高胡演奏(右为“南箫王”郭大强)。
神州乐器网讯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听着粤乐过大年的感觉会不会“猴赛雷”?昨日,“广州味道”羊年终极压轴活动“粤乐越年”在广州图书馆举行,萧笛制作大师与知名高胡演奏家联同现场的两百余名观众欢聚一堂,就广东音乐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等进行了交流,大师现场还表演了精彩的高胡和笛箫曲目,让观众更加直观的领略粤乐的魅力。
粤乐多来源于方言区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三角一带。作为“广州味道”系列的第12场活动,适逢猴年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主办方特意安排了“粤乐”作为主题内容,在这寒冬时节送上贴心暖意的“年味”大礼。据了解,此次互动体验公益项目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广州图书馆主办,广州市金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特约呈现。
著名高胡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高胡老师余乐夫现场为观众讲述了高胡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等问题。
余乐夫告诉大家,高胡是粤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乐器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将一二弦换成小提琴的弦,声音变得更加轻快和亮丽。“与二胡具有不同的演奏风格,其实就如同普通话与粤语的差异一般,高胡演奏的粤曲,更符合广东人的审美。”余乐夫说。
广东音乐中“箫笛不分家”
在武侠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大侠们在河边或者山岗上独自吹箫或奏笛,昨日现场有观众提问“黄药师吹的是笛子还是箫?”让现场气氛更加轻松和愉悦。被誉为“南箫王”的郭大强表示,在他看来,广东音乐的箫笛不分家。他解释,南北箫笛音色各有不同,在粤乐中箫笛以伴奏为主,而在北方则大多为独奏。
郭大强在现场为大家分享了制作箫笛所包括的工序。他表示,制作箫笛最为关键的就是调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箫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他的心得是不仅需要精湛的制作技能和良好的音乐素养,还需要从思想上不断提升修为。
即兴演奏,观众现场“点歌”
昨日的活动现场有200多名观众,其中有外国友人和混血家庭参加。来自英国的西蒙,是一名大学外教,对粤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余乐夫演奏《鸟投林》的时候,通过拉动琴弦,竟然可以营造出百鸟在林子中竞相唱歌的感觉,真是太神奇了。
看着大家情绪的高涨以及对粤乐的喜爱,余乐夫、郭大强以及弟子现场为大家演奏了多个曲目,甚至开启了点歌模式,《步步高》、《雨打芭蕉》、《鸟投林》、《牛郎织女》、《越人歌》等,在欢快华丽的高胡声以及低沉、悠扬的箫笛声中,羊年的“广州味道”互动体验项目拉上了帷幕,观众难得听到粤乐大师的演奏,个个都非常兴奋。主办方表示,羊年的“广州味道”项目,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和喜爱,在即将到来的猴年,将会推出更加精彩、更富有文化底蕴的活动。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