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交流、共享、探索 ——记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系列活动之二“第三届国际音乐论坛”

2018年08月13日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2018年7月11日到14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系列活动之二“第三届国际音乐论坛:互联网时代音乐与舞蹈研究方法”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民族音乐学学会”“国际音乐学会”“国际音乐图书馆学会”“国际流行音乐研究协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六个国际音乐学会,以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中央音乐学院非遗中心承办。来自40多个国家200多名学者专家参与论坛的活动,在与会期间展开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并形成资源共享的积极气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音乐学术研究的国际化。

在音乐学系学生们的非洲音乐表演中揭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

俞峰院长致辞欢迎世界各地学者们的到来

俞峰院长首先致辞欢迎世界各地学者们的到来,并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概况,详细介绍了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所和此次论坛的主要承办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指出此次跨学科的结构恰恰与我校音乐学学科的结构相一致,使我校不同的音乐研究分支参与到此次会议之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研讨,同时有机会让各国学者了解中国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学术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教授主持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副主席斯文尼伯·帕顿(Svanibor Pettan)向学者们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基本情况,继而详细介绍了成立于二战后有70多年历史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现今拥有116个国家地区1400多个会员,以及学会在近几年的学术活动情况。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副主席斯文尼伯·帕顿(Svanibor Pettan)

应用民族音乐学会会长辉伯·西博思(Huib Schippers)代表美国民族音乐学会(SEM)致词,他介绍了北美“民族音乐学会”致力于多语言多文化音乐交流的组织,现拥有超过1800的会员。他强调学会重视国际间合作对于音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音乐学术的推进作用。

应用民族音乐学会会长辉伯·西博思(Huib Schippers)

国际音乐学学会副主席爱格伯特·贝穆德斯(Egberto Bermúdez)介绍了“国际音乐学学会”(IMS)从1927年成立以来的基本情况,学会注目于中国在音乐学术研究中起到越来越强大的作用。此次促成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北京的交流是学会成为此次主办者之一的原因,同时希望不同国家地区的学者加入音乐学术研究的大家庭。

国际音乐学学会副主席爱格伯特·贝穆德斯(Egberto Bermúdez)

国际音乐图书馆学会主席斯坦尼斯拉·赫莱布(Stanislaw Hrabia)介绍了他们学会的情况。该学会从1951年成立以来,现拥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700名会员,在26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学会以促进国际音乐图书馆间合作为宗旨。指出音乐图书馆在音乐学界扮演了无名英雄的角色,音乐学家的研究工作离不开音乐图书馆,在这个科技网络发展的时代显得更为重要。

国际音乐图书馆学会主席斯坦尼斯拉·赫莱布(Stanislaw Hrabia)

国际流行音乐学会迪安·伍勒迪克(Dean Vuletic)代表该学会主席朱里奥·门迪维尔(Julio Mendivil)介绍了坐落于维也纳大学的此学会的情况。学会成立于1991年,以促进流行音乐的交流与研究为目的,学会主张国际化和会员身份多样化,并主张从多角度进行音乐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介绍了学会发展的历史,阐明学会是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研究目标的民间学术团体,重视与音乐学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俞峰院长与中外各学会、各机构和院校的领导和学者们亲切会谈后合影留念

为期4天的论坛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阶梯教室、教学楼701三个场地有序进行。论坛共发表学者论文110篇,其中包括2次主旨报告会、8个小组研讨会、24个场次的不同主题的论文报告会。

小组研讨会包含8个主题,分别为:“数字化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具体环境下的版权”、“民族音乐学学术非殖民化写作:乐器的互联网档案”、“制度变迁与印尼音乐:方法与挑战”、“社交媒体时代的新方法:国家、名人和亚文化”、“民族音乐学:全球/ 西方视角和地方/ 亚洲视角”、“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生态现象学视角下的音乐”。

24个论文报告会的主题分别为:“原住民音乐”、“历史文献和社交媒体”、“档案、大数据与价值”、“新见解:学科前景”、“技术与场 ”、“原住民音乐研究新思路”、“新的数字化可能性”、“舞蹈研究的视角和语境问题”、“在线数据、应用及影响”、“音乐与媒体”、“音乐手稿”、“现象学、分析与欣赏”、“探索新的研究资源”、 “乐器研究和西方音乐分析”、“中国流行音乐”、“音乐与民族”、“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录音与产业”、“音乐遗产”、“音乐与舞蹈”、“揭示当下音乐与传统的相关性”、“舞蹈理论”、“中国流行音乐解读框架”、“中国音乐数据库”。

中央音乐学院 袁静芳教授作主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 乔建中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 赵塔里木教授作主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 项阳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上海音乐学院  萧梅教授主持专题研讨会

中央音乐学院   安平教授作专题报告

另外,国际音乐图书馆学会还举办了互联网音乐资料信息圆桌会议,题目为“国际音乐资源:航行在音乐学术海洋中的指南针”,并参观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与图书馆同行进行了交流;国际彼得斯出版社与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联合举办了“音乐出版”主题研讨会,会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与作曲家李博禅举行了签约仪式,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论坛期间安排了两场音乐会,即:7月10日晚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奏响的《丝绸之路的回响——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以及7月12日晚忻州八音艺术团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演出的《山西晋北鼓吹》,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国当代创作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样态,丰富了论坛的内容。

《山西晋北鼓吹》音乐会

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副院长祝贺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阐明此次会议少见的跨越六个国际音乐学会的形式,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学术研讨会的一个里程碑,为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副院长

会议关注互联网的影响,展开对当下音乐舞蹈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为与会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为期5天的会议,在演讲学者和听讲学者之间、表演者与观众之间共同构建了灿烂的学术空间,为中央音乐学院留下了美好的学术记忆,如秦文琛副院长寄语:

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次相聚北京,相聚中央音乐学院!

作者:文:赵坚娣 图:刘畅 崔晓娜 大鹏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杨阳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