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2008年09月26日    来源:论文网在线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单纯模仿,也不是简单接受,更不能迷信经典;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学生也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容器,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出现更深层次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实现歌曲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关键词]:学习需要      教学资源      动态生成     二度创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新着的思考。我们培养的人不能是只会模仿和接受,而应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学会唱歌曲,还会对歌曲从多方面地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这种学习的需要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实现了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碰撞的火花,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创造音乐美的空间。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在此,就教学中如何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谈几点看法。
-
一、不简单接受,创造性地进行一些表演和伴唱、伴奏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学会了一首歌曲以后,有的学生会想用肢体语言来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教师如不及时地利用这种资源,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常此以往,学生将失去享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的兴趣,那教师无疑是扼杀学生创造能力的直接责任者!

      在教学中用载歌载舞的律动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之中,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使学生直接地受到艺术的感染,把自身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表演能力,使心灵和音乐真正地融为一体。如苏教版第七册《绿叶》的教学,歌曲旋律优美抒情,学生学会唱以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表演,因为他们觉得歌曲中强弱起伏的感觉固然可以用声音来表现,但是如果加上身体动作的表演,哪怕是只有手的高低起落,却能更好地体现歌曲的内涵。而我们也不规定他们的表演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不给他们的表现打最高分和最低分。因为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不能以专业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标准不应该是“正确与否”,而是他们是否在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对音乐的创造,我们要的是他们在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事实上,学生在这一课上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表演,用自己秩嫩的声音、并不娴熟的动作演绎着对音乐的理解,让教师发自内心的感动!

       另一方面,给歌曲加一点伴唱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印象,使歌曲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纵向的空间感。如苏教版第十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余的学生用哼鸣“m”或“lu”来伴唱,全体学生合作营造出的气氛让教师感动不已,学生明显非常地投入,而且相当动情,不用教师再多说一句话,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以后的音乐课上他们就经常用到,甚至用得相当有创意!

     二、不单纯模仿,有个性地把歌唱好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有很多人觉得,一旦把歌曲的旋律唱会,那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殊不知对歌曲进行音色、力度、速度和感情处理还是重头戏。每一首歌都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意境也就不一样。音准和旋律是外在的能够感知的,而旋律美的意境却要用心才能够体会得到。音乐包含有多种要素,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当速度不一样的时候,抒情的可以变为跳跃、悲伤的也可以体现出欢乐来。同样不同的音色、力度所表现的内涵都不尽相同。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模仿的机器,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学得象的、COPY不走样的就是最好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因为音乐的模糊性,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首歌曲,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我经常在歌曲教学后启发学生尝试着改变该歌曲的速度来演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如苏教版第九册《踏雪寻梅》,有的学生喜欢把速度唱得快一些,因为他们觉得快一些表现出主人公赏雪、喜雪的急切心情;另外的学生则认为用中速、甚至更慢的速度来演唱,则更能体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学者风度。教师并没有给予直接的批评,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音乐感受,用事实来说话!我们不能规定学生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空间,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恰当地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用自己的良好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蕴涵的感情,达到歌曲教学的目的。对歌曲进行处理、用自己的美的声音诠释歌曲的演唱过程就是一种二度创作。

-
    三、不迷信经典,大胆地对歌曲进行批判和改造,进行二度创作

     民歌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民歌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的演变中不断地有所更新,它的记谱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般我们课本上选用的版本尽可能的简洁,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大胆的批判和改造,使歌曲别具另一番风格,如苏教版第十二册歌曲《拔根芦柴花》的教学,当学生能够熟练地哼唱出歌曲旋律(包括能唱出已有的装饰音)后,根据民间的演唱习惯,教师又给歌曲的第一句加了几个波音,并让学生听辨哪一种唱法更好听、更富有民歌的风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还能够触类旁通地在歌曲的其他几句上也加上了适当的装饰音。对歌曲的改造非但没有破坏歌曲原有的感觉,唱起来反而更是韵味浓郁,颇具风格。

      多年来的习惯定势使人们对于教材有着盲目的崇拜,认为教材是不可更改的,一切都必须以教材上所说的为准。谁要是把教材上的歌曲唱得又准又好听,谁就是最好的,教材就是经典。现在,这种格局将被打破。教师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挖掘和一定深度的思考,从中找到突破口,体现到教学中去,就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和感受。

      综上所述,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歌曲教学的过程中,其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层出不穷,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比约定俗成的传统的教学观所给予的要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创造性是一个人的本性,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环境,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正确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手段,拿到学习音乐的金钥匙,让音乐课堂走入一个新天地!

 

[参考书目]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责任编辑:音乐院校频道管理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