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音乐早教:潜移默化胜于技巧灌输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    


  在幼儿园里常常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带着孩子做游戏、玩玩具,游戏结束后,老师要求把玩具集中收回,此时孩子们玩得正在兴头上,往往不肯把玩具交回去,这时如果老师或者家长用说教、劝说等方式来达到目的通常不会奏效。但是如果借助音乐的手段,却往往能得到意向不到的效果。当老师发出一个高音时高举拿着乐器的手,然后再发出一个低音,把乐器投到篮子里。小孩子看到音乐老师的这些动作就会跟着模仿,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同时也能达到老师的目的。

  其实,像这样的利用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适合几个月到三四岁的孩子。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音乐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欢快的、节奏强的音乐,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随着音乐声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发挥律动的特点。而且一些音乐早教课程中,也会将孩子的很多行为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由外研社发行的《布奇乐乐园》,用《洗手歌》告诉孩子们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用《端午节》来培养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的品德等等。

  除此之外,音乐还能营造一种情景,非常适合家庭的亲子教育。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听音乐、一起参加音乐游戏,会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力。如在《布奇音乐屋》中,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着“小汽车”,通过音乐的高低音,来告诉孩子红灯停、绿灯行,让孩子在音乐游戏中学习、认知世界。

  由此可见,音乐早教势必是重要的,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但是大部分家长们却对宝宝该如何进行音乐教育有些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多听、多学、多看,找些权威的亲子教材学习,而不要自作聪明的对宝宝进行音乐技巧灌输,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毕竟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的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