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乐教学中,很多教育者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在器乐学习中喜欢迎接挑战,并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而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为什么有的学生可以通过考级,但基本音乐能力水平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两个学生在能力、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却在音乐学习效果上相距甚远?
过去,有教育者试图用早期的动机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认为维持和激发学生器乐学习动机要给予更多的外部奖励,或者满足其需要或内驱力倾向。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者发现早期的动机研究只是简单地看到内外因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动机的复杂性,而且也不能真正认识到动机的本质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者提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表现出学习目标取向与成绩目标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