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南京小男生敲开梅纽因学校大门

2012年03月09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吴韵喆在梅纽因音乐学校。
吴韵喆和爸爸。

  神州乐器网讯   13岁的南京孩子吴韵喆去年成功考入了号称“音乐天才培养摇篮”的梅纽因学校,并获得4.2万英镑(约合42万元人民币)奖学金。在吴韵喆爸爸回国观摩4月份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之前,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据已知资料,吴韵喆是中国内地第5个考入这所学校的,在他之前只有金力、陈响、吕思清、吴倩4人上世纪80-90年代就读于这所天才学校,他们现在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音乐家。

  6岁启蒙他说“我要当个小提琴家”

  很多人认为学艺术需要一点天分,最好家长是搞这行的,否则就算入了门,也很难出类拔萃。但吴韵喆并不是来自一个音乐家庭,虎爸只是喜欢欣赏音乐,自云“可以算是个文艺青年吧”。

  吴韵喆这个家庭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例如,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后先后考取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做过全职妈妈和全职爸爸;父亲已经连续7年是全日制学生,家庭收入微薄,但在教育方面可谓“不计成本”,全力支持。

  当初,他们夫妇让吴韵喆接触小提琴,也只是想让孩子增加一些艺术上的修养。

  吴韵喆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曾告诉他: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小提琴家,他们可以到世界各地演奏小提琴,可以去很多地方玩儿。

  吴韵喆便对拉小提琴充满了向往。6岁那年,他开始了启蒙学习,学习了一个月,就稚声稚气地对父母说:“我以后要当小提琴家!”

  九拜名师中国四位,英国五位

  父母想方设法帮孩子寻找小提琴名师来指导。吴韵喆先后在中国和英国拜过9位名师,其中中国四位,英国五位。每一个老师都很喜欢他。

  求学之路无疑是辛苦的,但是这个琴童家庭与众不同的是:南京城里,他们经常一家三口一起去学琴。

  启蒙老师黄佳音家住在新街口,那时他们住在仙林大学城,单程就要20几公里。为了往返快捷,基本上是爸爸开摩托车接送吴韵喆上课,要花一个多小时来回。妈妈也去记笔记,一家三口,就这样往返奔波。

  第四任老师方蕾住在上海,父子俩坐火车去上课。为了一小时的琴课,一去就是一整天,经常凌晨一、二点才到家。去时南京的始发车都有座位,回来有时候无座,父子俩就坐在车厢地板上。虎爸回忆,吴韵喆9岁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学琴的“瓶颈”期,他作为父亲,没有太关心技术问题,只是问孩子:“你想不想做小提琴家?”得到吴韵喆肯定的答复之后,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闯过三关考入知名音乐学校

  吴韵喆前后报考了包括梅纽因学校在内的3所院校,在全部录取并获得奖学金的情况下,他自己比较了三所学校各方面的异同,最终选择了自己倾慕已久的梅纽因学校。据虎爸介绍,梅纽因学校的选拔考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考生要将自己的第一乐器和第二乐器的演奏录制成DVD寄到学校,学校会从每年收到的约200份材料中选出20份。

  接着是面试,除了视唱外,需准备两种乐器的演奏曲目。在这个阶段,梅纽因学校更看重孩子的潜力,而不是孩子的现有水平,这是学校特别强调的,这所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

  最后一个阶段颇有意思,考生须在学校住上3天,和学校里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校通过这种方式看看考生是否能够融入这个学校。吴韵喆这个阶段表现非常好,校长对他印象十分深刻。

  >>>“非暴力虎爸”:神童都是人造的

  吴韵喆有个挺特别的老爸,他说:“其实神童都是人造的!”但他的培养方式不是“狼爸、鹰爸”式的严苛和暴力,是用“爱心和智慧”。他和儿子都属虎,他是地道不打折的“虎爸”,但他是“非暴力虎爸”。这位父亲写了一本书,记录儿子的成长历程,书名暂定为《谁说琴童没文化?中国少年小提琴手吴韵喆成长纪实》。

  启蒙教育

  体育、音乐、讲故事

  在虎爸看来,“一个人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同情心,善良,友爱,分享,其实在幼儿园就已经学完了。”他常用讲故事的手法教育儿子。

  在体育方面,父母很小就为他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滑冰鞋,滑板车,自行车,解放他的手脚,让他尽情地玩。在有空的时候,父母偶尔也会陪他一起玩。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龄段,他还学会了游泳,虽然被晒得黝黑,但他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吴韵喆6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每周上一次小提琴课,坚持天天练琴1小时左右。

  语文学习

  自编教材,重视古文经典

  吴韵喆爸爸认为无论是否出国留学,孩子都应该把文言文学好。“不懂文言文,枉作中国人。”是虎爸的一句俏皮话。出国前在家学习的半年里,古代汉语是吴韵喆语文学习的第一重点。

  虎爸从《古文观止》等书中,选出30篇,以唐宋文为主,兼顾趣味性和思想性,和吴韵喆一起研读。和英语课的范文一样,每篇都要全文背诵。

  现代文方面,父亲自编打印了一本教材,文章来源多样化,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朱自清、老舍、郁达夫等现当代作家的散文,也有一部分是当时的新闻时事稿件。

  数学学习

  学奥数?那是在浪费时间!

  吴韵喆两次在家学习的一年过程中,父亲没有安排他做过一道奥数题,尽管孩子的数学基础比较好。二年级时,吴韵喆学过一星期奥数,他对奥数很感兴趣,但是爸爸没有让他继续学。

  “我们认为,奥数对于吴韵喆,是一种没有时间享用的奢侈品,毫无意义。”虎爸说,对奥数坚决抗拒,是因为他觉得,奥数不过是在教孩子用高年级的知识解决低年级的问题。

  学校教育

  他让儿子在家自学一年

  吴韵喆读到三年级时,父亲发现他的作业里开始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错误,看起来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其实是因为作业对他来说太没有挑战了,他是在用半个脑子写作业”。

  虎爸意识到“该想办法了”。他给财大附小的校长写了一封信,然后找到当时的校长肖大明先生面谈,说想让孩子在家自学一年,然后跳级读五年级。理由有三:1.孩子自身条件好,一直发展的不错。2.孩子家庭学习氛围浓,父母都是南京大学硕士。3.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一直很配合父母的教育。肖校长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当场表示支持。

  半年后,吴韵喆被南京市艺术小学(即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校长祁坚达先生看中,“引进”到了小红花。

  虎爸语录

  “当时我想得很简单(现在也是想得很简单)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好了。他要追梦,我就帮他追梦。父亲就是干这个的!但是我有我的事情,我一直在读书,我喜欢翻译和写作,喜欢各种社会交往,我从没有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他是我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我知道,有些家长把宝全部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那很危险。因为那样,一旦一个人的生活重心失去,所有人都会不堪重负。”

  “孩子不是为了小升初去学习,也不是为了高考,是为了一生的幸福。”

  “我们可以把他的英文教得很棒,在亲友面前有所炫耀,但那也许使他成为满足我们虚荣心的工具。”

  梅纽因是怎样一所音乐学校?

  梅纽因学校全称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是犹太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勋爵1963年创办的。它位于英国伦敦,是全世界无数琴童向往的学校。建校几十年来,一直是孕育杰出音乐家的摇篮。前不久来中国演出的小提琴家奈杰尔·肯尼迪和小提琴新星妮可拉·贝纳德蒂都出自这所学校。

  学校为8-18岁的“天才”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每年从世界各地招收学生,但在校生人数一直很少,只有几十人。2012年,在校人数仅有74人,名额少,而报考的孩子来自世界各地,所以要考进这所学校非常难。

责任编辑:陈静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