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右手的基本功技巧及其练习

2012年05月05日    来源:华夏民族音乐网    

  神州乐器网讯  1、扫
  
  弹过传奇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扫弦。扫弦有很多种扫法:(1)右手某个手指扫(2)右手几个手指齐扫(3)右手拇指扫
  
  其实扫弦不是难在以上所说的,二是难在和左手的配合上。在什么延长音上开始扫?是滑扫还是击扫?前者是用手指从始弦很近的上方开始,比较含蓄地扫完。后者是用手指比较用劲地扫,不一定开初始弦很近。这的确不是即句滑就能够学好的,只有靠勤奋的练习、揣摩才行。根据我的经验,初学者最好用右手无名指+中指来扫,原因是:这样最节约时空;动作幅度小;容易学。如果今后根据不同的要求要变化,那时已经练触得很有经验了。当然,要注意根据曲子的表现度来决定在音孔附近哪个地方扫。
  
  2、泛音
  
  古典吉他的泛音,音色晶莹,若清澈的钟声,故也有人把泛音叫做钟声。
  
  泛音分为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类
  
  1、自然泛音:不用左手按弦,在六根空弦上面发出泛音称为自然泛音。一般在四品、五品、七品、九品、十二品、十六品、十九品上,其他品的泛音不清晰,几乎不使用。
  
  演奏方法是将左手指(常用小指)伸直,轻触音品上方弦,当右手拨响这根弦的同时左手迅速离开。要注意的就是右手拨弦的位置要避开同一泛音的另一泛音点位置。
  
  2、人工泛音:
  
  人工泛音是以任何一个非空弦音,然后找到距这个音第十二品格的位置,类似自然泛音一样,用右手1指轻触泛音点,用右手a指(演奏低音弦时有时也用p指拨弦)在离泛音点尽量远处拨弹琴弦,在a指发音同时i指立即离弦,就发出人工泛音。一般用8va、0ct.来表示。
  
  推荐《樱花》
  
  3、击鼓
  
  击鼓不是常用的技巧,不过有时候能够令曲子生色不少。方法是用右手拇指内侧击打琴枕,接触点不同也有不同效果,如在弦上方比较柔和,在枕木上比较厚重等等。在击鼓的时候,拇指通常有目的地击打高音弦,或者根据效果来选择。
  
  击鼓要靠多练习才能够掌握。比较特殊的如谣滚吉他演奏西班牙斗牛士的时候,我常用中指、无名指在极短的回位间歇中击打琴面板,效果也很不错。
  
  4、轮指
  
  轮指是吉他的高级技巧,之所以在这里说,是因为我认为初学者也可以在进行道一定的时候接触一下。轮指分大概四指轮、三指轮、二指轮、扫轮等。四指轮是用右手四个手指(除小指)连续弹奏某一固定的弦。三指轮是除拇指和小指;二指轮比较少见,一半是中指和无名指;扫轮是在三、四指轮的基础上,同时连续弹二根以上的弦,通常是1、2、3弦。
  
  首先,指甲就有多种讲究。有0.5-1mm、1-1.5mm、1.5-2mm、2-3mm甚至更长的。所谓长的测量是:“平视,指甲尖超出肉线的长度”。每一种长度读可以演奏,但是针对不同的人却不一样。例如我喜欢留1毫米。这样力度够,动作幅度小、好掌握。但是熟练不够碰弦几率大。每种都有优点缺点。
  
  光选择完长度是不够的,指甲形状也很讲究。有方型、椭圆、平边、尖边等,方型指右手四个手指的指甲两个侧缘饱满;椭圆指两侧缘苗条;平边指指甲弹弦一侧修成小平边;尖边指指甲弹弦一侧修成尖边。
  
  因为不同的人轮指的时候,手指距离弦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甚至右手触弦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导致不同的指甲外型有很多区别。初学者千万别小看这些区别。轮指不象左手,一旦你练上几年,到后来想改也几乎改不了你的手指走性了。
  
  另外,开始学轮指的时候,不要快,一定要慢,因为你必须使得各手指的间隔幅度一样,宁可“答、答、答、答”地清晰地练习,没有必要用眼睛,用你的耳来纠正。
  
  一旦你的右手指养成间隔幅度一致的习惯走性的时候,你再怎么放誓地弹都OK!
  
  右手拇指指甲要求不高,就是在练习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就可以了。
  
  要注意轮指的时候幅度要尽量小。还有,轮指不是靠快来证明水平的高低,而是看弹得味道。
  
  5、右手的位置
  
  一半都在琴孔附近,这里的音色最饱满、醇厚;有的曲子要求当然会有变化。如在靠琴枕处,这里的音色尖锐;反之则十分柔和。这是细节,不多说了。
  
  五、两个声部的主旋律推荐练习曲
  
  高声部:
  
  《卡尔卡西练习曲第三号》、《月光》、《索尔练习曲第三号》、《泪》、《绿袖子》、《罗曼斯》、《欢乐颂》
  
  低声部:《卡尔卡西练习曲第13号》、《魏拉罗伯斯前奏曲第一号》、《小罗曼斯、《悲伤的礼拜堂》等等。

责任编辑:陈静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