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成人学钢琴享受音乐重于“铁指功”

2012年06月18日    来源:天音网    收藏:分享到空间 百度收藏 新浪ViVi yahoo 添加到google 转帖到开心网 转帖到人人网 转帖到豆瓣

  神州乐器网讯 除了数量过万的未成人考生,每年音协考场也会迎来三千左右的成人琴手。与懵懵懂懂的琴童们大多在家长陪护下“搏”一张证书相比,成人琴手自觉习琴、享受琴声重于“过关”的心态,则更加令人敬佩。

  成人学琴颇不易

  琴童们一个级别的考试天数,有的要长达近两天。但参加一到十级考试的所有成人琴手加起来,用时一天已经足够。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专门请假赴考,有些老人则是赶完早场考试,还要回家给儿孙做饭。考场工作人员反映,与长达13天的琴童考试期间“众兵压阵”的阵势相比,成人考的那一天总是“静悄悄”的———考生们静静地候考,三个一组有序地排队进考场,考完了也悄悄地下楼,在出口大厅里没有太多的寒暄或交流,就又出门融入了上班或购物的人流。

  “这些成人学琴者其实很不容易”,4楼考场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感叹,“跟琴童们一对一地学琴相比,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的是集体授课,要在工作、家务、出差时间之外挤出专门时间练琴,坚持下来要靠恒心。”她说,在考场还发现一些个例:家长因为陪小孩上课,自己也偷偷练琴,竟然跟孩子考同样的级别,弹得像模像样,颇令人感动。

  未必重在十指功

  一些参加并通过成人考级者反映,目前成人与琴童考级曲目虽然一样,但在考场中,感觉考官们对成人的要求更宽松灵活一些,比如在音阶考试的速度上,就不需要追求像琴童那样“飞快”;考量成人选手有没有音乐感觉、能不能基本把握曲子的风格,更重于对技术的考察。

  上海音协钢琴考级负责人郭强辉说,成人学琴起步晚,手指的力量、速度等技术条件,以及左右脑的协调程度,跟琴童们是难以比肩的。成人学琴有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所以,习琴的心态应当更松弛一些,适不适合考级,也要看个人具体情况,不必一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光老年习琴者在万人之上,参加成人考级者其实是少数,看来,大多数人选择的还是“学而不考”。

  还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大龄、甚至高龄学琴者不少,尤其是“黄昏琴声”在全市各个角落都能听到,但是,一些教学者、包括老人自身,对于学琴应当控制的“火候”还是把握失当。还有不少老“琴童”苦于枯燥地练习“铁指功”,久之难以享受到音乐的快乐。上海琴童艺术中心负责人蔡福华曾经碰到一位离休干部,对方愁眉不展地告诉他,已练了将近三年琴,老师还在要求弹“拜厄”,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没教过。他感叹,对于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才能圆一圆钢琴梦的习琴者,适当的技能练习固然必要,但是,在手指、大脑能力的开发潜力已经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候把死练手指改为弹一点简单的曲子,让他们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快乐,岂不更好?

责任编辑:陈静
现在有0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