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钢琴教师参差不齐,家长报班全凭运气

2011年02月17日    来源:生活日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象?从事多年钢琴教学培训的济南朗声培训学校转山校区校长李群说起这个问题,既着急也很无奈。李群说,钢琴培训市场上的老师来源无非是艺术院校的老师、毕业生或在读学生以及一些艺术院团的演员。这样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状况,有不少非专业出身的多少有点钢琴基础,就会出来教学;还有不少大一、大二的学生,根本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也出来担任家教;还有很多非主流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就在家中无照开办钢琴培训学校,教出来的孩子不管是弹法还是对乐曲的理解等等都非常乱。

  “可以说,一些知名教师根本没有过多精力顾及钢琴幼儿教学,一些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资格的人进入这个市场又不会受到什么限制,在人员队伍上就参差不齐,而真正懂门道的家长能有几个?”李群说。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李群认为是行业根本没有统一标准和培训,要说对孩子的培训,首先得有对老师的培训。“可是好多培训机构只管教孩子弹琴,又有多少对老师进行培训的?从教法到教材根本没有培训的。更不用说这个培训市场缺乏听课、评课制度,教材也很多很杂。”李群认为,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家长不是很懂,想给孩子找个负责任、专业好、会教课的老师就像撞大运。

  比赛怪象

  不少钢琴比赛成为圈钱手段 为啥明知是火坑,家长还是往里跳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学习钢琴在2年以上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参加钢琴比赛的经历。据业内人士介绍,济南市每年会举办各种级别的钢琴比赛四五十场,按照年龄等组别报名费大都在100到200元不等,进入复赛、半决赛、决赛则需要更高的费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们参与组织的一场比赛,初赛报名费100元,450多人报名参赛,50%的选手进入复赛,复赛费用为200元,加上冠名商赞助,除去比赛所有成本,最终主办方赚了12万多。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张桂林表示,在每年举办的各种比赛中,的确有一些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尤其是外省一些机构,打着全国比赛山东赛区的旗号,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而且操作还很不正规。“有一年有个比赛打着央视的旗号,但人家央视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比赛,租个宾馆就让报名,评委甚至都没有专家,企业老总就评价孩子谁弹得好,谁弹得不好,这不是乱弹吗!”张桂林举例说。

  然而更为奇怪的是,类似这样的钢琴比赛还很有市场,不少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展示机会,明知是火坑也会往里跳。家住环山路中联花园的王辛说,他孩子学琴三四年了,班里有不少学钢琴的孩子,有的家长成了“比赛狂”,一有比赛就让孩子参加,或者是被孩子的钢琴老师推荐去参加某些比赛。“有时候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大,你去我也得去。”王辛说他也常常分不清比赛的性质,就带孩子去报名参赛,有时即便知道一些比赛是来圈钱的,或者知道前几名都已经内定了,可还是带孩子去。“就当让孩子来见识一下吧。”王辛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4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