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2668页。
②高厚永《曲项琵琶的传派及形制的发展》,《中国音乐学》,1986年3期。
③王 霖《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四大琵琶流派简述》,《音乐爱好者》,1990年3期。
④陈 重《琵琶的历史演变及传派简述》,《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1期
⑤{12}梁茂春《“刘派琵琶”初论——为2004年12月海南“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写》,《人民音乐》,2005年2期。
⑥李荣声在《北派琵琶的遗音——〈玉鹤轩琵琶谱〉》一文中认为王露师从天津马姓先生以及南皮季震桐先生,天津与河北均属于“直隶”地界,因此他们的琵琶演奏属于直隶派。
⑦由于一素子只留下一本手抄琵琶谱,没有构成琵琶流派的其他条件,在此不多赘述。诸城派根据李荣声在《玉鹤轩琵琶谱》的序中的记述,认为王露先生是北派琵琶的传人,《玉鹤轩琵琶谱》体现了北派琵琶的特点。应属于明末清初时期北派琵琶的遗音。自此也不多赘述。
⑧华秋苹(1784—1859),名文斌,字伯雅,号秋革,江苏无锡人。
⑨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认为华秋苹是《琵琶谱》的指法的创订者,而谢建平先生在《华氏〈琵琶谱〉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认为,《琵琶谱》中的指法非创订而是辑录。
⑩朱英(1889—1955),字荇青,号杏卿,浙江平湖人。
{11}表中的风格部分参考了汪派传人李光祖先生1984年5月在清华演奏时的讲稿。
参考书目:
[1]王露编著,李华萱、谢毓鹏、李荣声整理,李荣声执笔:《玉鹤轩琵琶谱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
[2]樊少云传谱,陈恭则、樊伯炎、殷荣珠整理编写:《瀛洲古调》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3]朱荇青、杨少懿传谱,任鸿翔整理:《平湖派琵琶曲十三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4]沈浩初编著,林石城整理:《养正轩琵琶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5]陈泽民主编:《汪派琵琶演奏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6]李光华执行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编:《琵琶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7]李荣声《北派琵琶的遗音——〈玉鹤轩琵琶谱〉》,《中国音乐学》,1994年3期。
[8]梁茂春《“刘派琵琶”初论——为2004年12月海南“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写》,《人民音乐》,2005年2期。
[9]刘德海《流派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1期。
[10]姜宝海《平湖派琵琶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 年12月。
[11]谢建平《华氏〈琵琶谱〉若干问题探讨》,《音乐艺术》,2000年3期。
[12]王 霖《瀛洲谷调派探源》,《中国音乐学》,1990年3期。
[13]树 蓬《养正轩琵琶谱漫谈》,《人民音乐》,1984年9月。
[14]王 霖《瀛洲古调派两传人姓名质疑》,1993年1期。
[15]李民雄《无锡派琵琶家华秋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2期。
[16]陈明礼《论音乐流派中的共性与个性》,《艺苑》音乐版(季刊),1993年3期。
[17]李民雄《论流派》,《人民音乐》,1989年3期。
[18]汪毓和《刘德海琵琶音乐与中华文化——兼与梁茂春先生商榷》,《人民音乐》,2005年5月。
(裴雅勤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