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石河子职技学院给企业投钱“钓”来“大鱼”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收藏:分享到空间 百度收藏 新浪ViVi yahoo 添加到google 转帖到开心网 转帖到人人网 转帖到豆瓣

570万投入换来3亿元实训基地

  “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日前,站在新疆天宏新八棉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树盛自豪地说,“学院只投入了570万元,却换来了价值3亿元的实训基地,怎么算这个账都是划算的!”

  说起这笔超值的“买卖”,还得从2005年说起。当时自治区政府决定,把自治区纺织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在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投入资金570万元。这对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个大好事。不过,要在学院建设一个自治区级的职教实训基地,单是购买一条像样的纺织生产线,最少也要花上千万元,如果是先进的设备更是需要数千万元。这对一所地处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天,曾在企业担任过领导的王树盛在路过离学院不远的天宏新八棉有限责任公司的门口时,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这570万元投到企业,把整个企业都变成学院的实训基地?

  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之后,王树盛找到天宏新八棉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他了解发现,这家企业正在筹集资金购买急需的新设备,王树盛当即表示,这套设备由学院出钱购买。企业也同意把企业作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将资金投放企业,一次性给企业投资570万元购买先进设备,共建纺织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配套设备设施和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同时,企业还负责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培训。根据校企达成的协议,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完成纺织专业及相关工种技能鉴定,而企业则择优录取学院纺织专业毕业生。王树盛说,这样的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了“车间就是课堂”、“课堂就在车间”。

  据介绍,这570万元购买的全自动磨皮辊设备,资产属于学院,企业只有使用权。在学生实习期间,设备要提供给学生实习,其他时间设备供企业使用。设备承接来料加工所产生的利润,企业与学院三七分成,企业设备在10年折旧期内所产生的折旧费归学院所有。

  表面上看,学院把来之不易的570万元投给了企业,而事实上,企业反过来为学校提供的是企业的整个资源。王树盛说,天宏新八棉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达到3亿元,其生产设备均是世界一流的。通过投入570万元,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整个企业的一流设备就成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设备,这样的投入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更为重要的是,学院的每位专业教师都可以定点到这个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实际。

  据了解,几年来,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行业和企业的设备、场地、资质、技术和人才资源,与旺旺集团等企业共建了一批具有良好声誉的实习实训基地,推进了校企紧密合作。

  王树盛说,校企深层次合作可以合理分配教育投入,学院通过将部分资金投放到企业,大大地节省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实习实训,同时学院将设备折旧费和来料加工利润分成循环使用,靠实训基地养活实训基地;企业则获得了先进的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训基地也为企业的成长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音乐院校频道管理
现在有0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