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版权困惑下中国音乐产业举步维艰

2010年08月18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郭彪的心却凉到了冰点——根据刚刚汇总的数据统计,我国实体音乐销量(唱片)继续大幅下挫,数字音乐受深层链接等非法网站的制约无法健康发展,唱片公司在广播权和表演权上颗粒无收……

    “尽快按照国际惯例修改著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和表演权,是拯救音乐产业的重要手段。”中国音像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国际唱片业协会的管理人员及法学专家们共同呼吁。

    产业总值不如酒楼收入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唱片销量与2007年相比,销售额下挫25%,从2.8亿元人民币降至2.14亿元人民币;2009年与2008年相比,销售额下挫近40%,降至1.3亿元人民币。以现有数据看,2010年唱片销量会下滑得更严重。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音乐产业销售总产值将不及“湘鄂情”餐饮品牌一年的收入。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音乐产业的黄金时期,一盘盒带销量几十万张并不稀奇,甚至可过百万张。进入新世纪,CD唱片代替盒带成为音乐市场的主导产品。虽然那时候开始出现盗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但总体状况还算不错。

    “在2006年之前,整个音乐产业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有制作能力的唱片公司有7000多家,每年有上千首作品出炉,其中能有几十首被大家熟知。”北京竹书文化公司总裁沈永革说。成立于1996年的竹书文化,前后签约过30多位艺人,比如早期的黑豹乐队、轮回乐队,后期的谢晓东、陈琳、杨坤。该公司出版过100多张专辑,拥有曲目1000多首。

    但2006年之后,数字时代的大行其道,彻底颠覆了传统唱片工业的生产模式和盈利模式。唱片业陷入困顿,发行量逐年递减,市场迅速萎缩。沈永革说,如今国内成规模的唱片公司已日渐稀少。

    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现状

    据了解,唱片公司的运作首先是从发掘艺人开始的。找到有潜质的艺人后,唱片公司会与其签约,然后对其进行包装,再为其录制唱片。“对艺人的选择是有风险的。”广东孔雀唱片公司总经理陈锦芳告诉记者,一次签下5个歌手,能有一个唱出点名气就很不错了。

    录制唱片的第一步就要向词曲作家约词、约曲,然后选择录音棚和录音师进行录音。这两个环节的投入大概是20万元到30万元,不过这个价格还仅限于非著名的词曲作者和普通制作。第二步是拍两三首音乐录影带(MTV),拍摄制作专辑封面,这至少需要几十万元。之后还要进行媒体宣传,这一步很重要。使一个不知名的艺人具有一定的媒体知名度,没有几十万元的宣传推广经费很难完成。即便这样,艺人也不一定会红。那就还需再投资,再推广第二首或第三首歌。如果还不理想,就要考虑出第二张专辑。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又要重走一遍。

    唱片市场红火的时候,投资回报率高,唱片公司有创新能力,挣了钱可以继续投入制作新歌。但现在,大量网站为民众提供非法免费下载,买唱片的人少了,唱片公司辛辛苦苦制作的音乐几乎成了免费的午餐,近乎颗粒无收。

    据国际唱片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数字音乐的盗版率超过90%。目前,国内主要的非法数字音乐传播渠道有深层链接网站(音乐搜索引擎)、直接侵权的非法音乐网站、P2P网络、各类音乐盒等。从事这类侵权服务的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诸如百度、雅虎、迅雷等。深层链接网站构成了国内非法盗版数字音乐最重要的传播渠道,这些网站则借助广告的方式从中牟取了巨额利润。

    网络免费下载的盛行,致使中国数字音乐的主要构成是无线音乐,这一点与国外有所不同——欧美和日韩等均有成熟发达的合法在线音乐市场。在无线音乐市场(手机下载等)中,面对强势的移动通讯公司,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唱片公司很弱势,无平等对话权,具体的下载次数等数据也极不透明,移动通讯公司说多少是多少,收益远远低于预期,目前仅能获得无线音乐销售收入额的5%甚至更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2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0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