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让你的孩子变身音乐小玩家

2010年12月30日    来源:温州网    

  孩子自己就是一个乐器

  在美育看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孩子如何演奏乐器,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一个会响起来、自由演奏的乐器。

  “音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它不是头脑里的知识,而是能感受、能分享的快乐。”这是美育教学总监曾琤对音乐的诠释。这个诠释也在课程中充分地体现。在春天来的时候,孩子们会听维瓦尔第的《春》。在朝气蓬勃的乐段里,老师带着孩子拿着乐器昂首阔步像农夫一样去耕地;在悠扬的乐段里,孩子们挥舞着纱布在教室里曼舞。就这样,孩子们在最简单的方式中感受成年人对于春天和音乐的深度体会。

  音乐学习是渐进性的

  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音乐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谈到渐进性在课程中的体现,曾琤说:“2岁左右就是体验和探索。从3岁开始,我们会把他对音乐的身体感受变成眼睛看得见的图形,比如,配合一首小狗的歌曲,我们会用一连串的位置、大小不一的骨头来体现音符的高低、长短。而到了4岁以上,这些具体图形会被对应着转化成抽象的五线谱音符。从听觉到视觉、从抽象到具体,这个过程一定要以丰富的体验为积累,否则那些抽象的符号会成为孩子头脑中的乱码,艺术也变成苦涩的东西。”

  曾琤提醒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就像在炖一锅好汤,一定要小火慢炖,你不期待它的时候,它自然就入味了。如果家长总是频频揭锅,真正的味道就出不来了。

  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互动的音乐与游戏,让孩子广泛体验声音与肢体,在快乐的乐园学习。美育已经有27年的课程经验,它以音乐教育为主轴,同时融合达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为2-10岁的孩子设计了华人世界专业的音乐舞蹈课程。

  美育温州分校负责人郑小静告诉记者,她希望给温州的孩子带来更专业的音乐教育,创建更快乐的学习环境。据她介绍。美育搭配儿童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来设计孩子的音乐与舞蹈的学习过程,给孩子提供一个欢乐的说、唱、拍、跳的艺术童年。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