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枝江农家女孩:用音乐叩开名校大门

2011年08月06日    来源: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在枝江市仙女镇仙女村二组有个出了名儿能歌善舞会弹钢琴的小女孩,名叫薛垚,刚满十八岁,阳光、活泼是薛垚给人的第一感觉。薛垚出生在普通农家,今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惊动了四乡八里的乡亲。

  薛垚从小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天赋,六岁参加一次文艺演出后因为表现出众,被当地的电视台推荐给了时任枝江教师进修学校的张启珩老师。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薛垚走上了学习声乐和钢琴的道路。

  “要是我有钢琴弹就好了”,这是薛垚七岁时说的一句话,张老师至今记忆犹新。可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台钢琴的价钱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薛垚的父亲薛东云只是一个普通的剃头匠,在当地给人理一次发就一两块钱,家里几亩农田,收入也不多。然而,薛父并没因此让女儿的梦想搁浅。“借了钱给薛垚买了台钢琴”。

  指导过薛垚声乐和钢琴的杨国斌老师说:“一节声乐课四十块钱,他爸爸一天要给十几个人理发,才能换来薛垚一小时的学习费用。”即使是这般艰辛,薛父却一直坚持着。母亲邬祥琴没事时就在附近打零工,“多挣一点,女儿就可以多上一次钢琴课”。薛垚考上艺术高中后,父亲薛东云知道,钢琴声乐不再是女儿简单的兴趣爱好了,“以后要吃这碗饭的,肯定要花很多钱”。为增加收入,薛东云把家里的农田改成了一方鱼塘,白天给人理发,晚上去鱼塘养鱼,尽管很辛苦,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薛垚不仅在音乐方面表现优秀,文化课成绩也名列前茅,初中升高中时,薛垚考了30分,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薛垚报考了三峡艺术高中并被录取。

  薛垚刻苦练琴远近闻名,“有时候都是听着薛垚的琴声起床的”。房间里的大镜子是薛垚练声练琴的地方,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快乐的童年时,薛垚就在家里的镜子前练琴了,“没有人督促,都是她自己要练的”,薛东云说。

  备考上海音乐学院时,接近二十万元的备考费用,花尽了这个家庭十几年来所有的积蓄,还向不少亲戚朋友借了钱。薛垚最终用一张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给了父母一个满意的答复。“再苦再累,都把孩子送到这一步了,我们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的”,薛垚的父亲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