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42岁农民考上音乐学院 收废品攒学费

2011年09月05日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0级的“师哥”给新生张晓增(左)送来苹果。

 

 

  4日,聊城大学新生开学,42岁的农民张晓增也拿着通知书来报到,他是一名60后,今年考上聊大音乐学院声乐本科,他是来自辽宁一个普通农村的农民,开学前三天还在收废品攒学费。

 

  “我家是农村的,家里很穷,没钱读书。”42岁的张晓增来到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报到,他的行李很少,只有一包秋冬季节的衣服、一包俄语和音乐方面的书籍,在众多90后新生面前,显得很个别。张晓增是典型的60后,1969年出生,他说,自己来自辽宁农村。

 

  他说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高考时被一场大雨淋了,影响了发挥。落榜后,他外出打工,干的都是力气活,一干就是十几年。在一次消遣中,众人发现他歌唱得很好,他也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常常一有时间就练歌,还找了一名乡村小学老师当“师傅”。渐渐地,张晓增想到了考大学,2010年,他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因为母亲去世的打击落榜了。2011年,他一边挣钱一边备考,终于考上大学。

 

  40多岁的张晓增突然要考大学,这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和嘲笑。“这么大岁数了,读书有个啥用?”在他备考过程中,经常被村里人笑话,还因此散了几场姻缘,到现在都没有对象。由于年龄大,专业的声乐老师都不愿意收,吃了很多闭门羹。由于经济窘困,张晓增一直边工作边自学,他租房住了7年,光收废品就干了好几年。学声乐的花费比较高,他没有钱买好的乐器,就用一个破录音机一遍遍地跟着练习。

 

  为了凑够学费,他开学前三天还在收废品。他的手上长满了茧子,一个手的指甲还受伤成了紫色。“这是拆废铁上的钉子时被锤子砸的。”张晓增说,因为经济拮据,他连续80天打工并收废品,终于攒下一些钱。“我打算申请助学贷款,等到大二大三打好基础了就去做家教。”他说,考上大学很高兴,可他压力还是很大,他得挣钱养活自己。张晓增说,舍友们都年轻活泼,和他们相处自己很开心,希望能多跟他们学点计算机等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