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第一天下午,各位理事会成员就各自研究的方面向大会做了精彩的报告,并接受各位代表的提问。报告会由周海宏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东道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林华先生,他的报告题为“音乐文化艺术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林华教授先陈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项目企图把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机制放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通过与世界不同文化模式下的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比较,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本项目的研究企图为音乐文化领导层面的干部提供决策的参考,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中国传统音乐的本质之后,作出科学化的发展方略。本项目的研究为中外音乐史的发展,提供民族审美心理学视角,从使音乐史的动因得到更全面的解释。本项目的研究希望为青年作曲家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提供理论基础,而不至陷入盲目的误区。本项目的研究也为表演工作者在诠释中外音乐作品提供参考,把作品文本与民族文化背景加以联系,以期获得更有说服力的二度创作。
林华教授随后介绍了此课题的研究内容: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讨论音乐审美的民族感知觉,讨论音乐符号运用的一般特征和民族特征,讨论音乐审美中的民族特征,讨论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
之后,林华教授提出本项目的创新程度在于:提出了民族的音乐集体表象与民族的审美心理定势的问题,提出了民族的音乐感知觉的差异及可变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音乐的表述三种形式(即感性、知性、理性表述),二种形态(即文化音乐、艺术音乐)的问题,提出了音乐审美范畴的民族观念差异问题。
最后,林华教授指出本项目的意义在于:审美科学理论在跨民族研究中往往发生“放大失效”“平行移入失败” 因此在世界民族审美心理比较的基础,阐述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和观念,从而构建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学科非常必要。
第二位发言的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周世斌教授,他做了题为“让音乐激发出生命的动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心理治疗志愿者团队赴地震灾区心理救援工作”的报告。
周世斌教授用了大量的图片,讲述了在灾区的所做所感,所有在场的代表深受感动。他在报告中说,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的惊世大灾难,一瞬间吞噬了数万个鲜活的生命,残酷地摧毁了人们美好的家园。这场灾难也像一面镜子,照射和考验着每个人的灵魂。灾区的人们惊魂未定,悲痛欲绝;灾区的少年儿童更是遭受了严重的身心创伤。5月16日,灾后第四天,一支音乐心理援助志愿者队在首都师范大学紧急组建并行动起来。几天后,这支志愿者队赶赴灾区,直奔损失最为惨重的北川中学,一场针对灾区少年儿童身心创伤的音乐心理援助工作在不断的余震、疫情的威胁、堰塞湖溃坝的危险中展开。经历了帐篷中朝夕相处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队员们用美妙的歌声、极具感染力的舞蹈,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用动人的音乐成为了搭建起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桥梁。
9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第二支音乐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再次踏上去往北川中学的征程。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为北川中学组建了合唱团、行进管乐团、舞蹈团、钢琴班,为15位肢残学生组建了轮椅吉他队。
大难之后,爱心似潮水般涌到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爱也渐渐似潮水般退去。但是,心灵的创伤需要长时间地抚慰,坚持不懈最为难能可贵。这支特殊的心理援助团队选择了坚持,也必然面临着未来的种种考验。
第三位发言的是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罗小平教授,她做了题为“析五音对五脏研究”的报告。
罗小平教授的报告在梳理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与《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音与五脏关系的基础上,对五音与五脏关系的研究与实验进行了分析。罗小平教授为有关研究分两种类型:一是对应论,把五音与五脏直接相对应。这种研究可分为两个角度,一种是研究五音作用于五脏的功能。在此,还可分为,从音声作用于五脏和从音调、调式影响五脏的两个层面。另一角度是通过五音来反映五脏的机能。二是中介论。可分为以情感体验为中介的理论,包括以音乐的情绪调节主体的心情从而作用于五脏;以五行相克为据,以乐情制约心情,作用于五脏。以意象为中介的论述,以金木水火土为意象,或以五行的五色来联想、想象相应的意境,调节五脏。
之后,罗小平教授分析了现在流行的五行音乐的制作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一论题研究所存在问题的思考:首先,五音对五脏的研究,其基本概念还需明确界定。如五音是语音、音名、还是调式名称?在现有研究中,可谓众说纷纭。此外,何处是音名、何处是调名,亦无充分的根据。其次,理论研究的实证支撑不足,对于一些研究中的理论推测,缺乏实证的支持。再者,现有的一些实证研究是否具有普适性与规律性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如有的实验只限于某种调式,有的实验病例样本还不够大,在不少实验中,对照组都是不用音乐。在没有其它音乐与之对照,来证明五音比其它音乐对五脏更有效,或这个调式的音乐比其它调式的音乐更适合这一脏器的情况下,就难以有效地证明五音对应五脏的效应。
第四位发言的是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郑茂平教授,他向大会做了题为“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的报告。
郑茂平教授说,在当今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时代趋势下,国外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借助于现代脑机制研究的高科技手段,研究范式从传统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已发展到神经生理与心理研究;研究技术从最初的心理学量性研究逐渐过渡到当今更为直观、更为精密的的EEG、 ERP和FMRI;研究领域从音乐要素的常规认知研究逐渐深入到音乐基本要素(音高、和弦、音程等)的脑机制研究,以及音乐要素及其结构所表现意义和风格的脑机制研究(如联觉、知觉期待等),然后扩展到音乐与语言比较的脑机制研究。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及其最新成果势必给当今甚至未来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带来新的理念,同时也会促使我们对传统的音乐认知方式和教育方式进行深入的反思。
第五位发言的是星海音乐学院的黄虹教授,她的报告题为“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与体系”。
黄虹教授说道,音乐心理学主要采用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兼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因此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两类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定性研究由于受到人类学、社会学等姊妹学科和现象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新型的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则从传统实验范式,扩展到认知实验范式乃至认知神经科学范式。
黄虹教授介绍说,她参照莫雷等学者提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由理论或思辨的方法、质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三大类研究方法组成。这一体系对理论或思辨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作了区分;对有关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研究设计方法与变量数据的具体获取方法也作了区分。变量成为研究方法的逻辑起点,变量的类型与研究方法的类型、变量的数据模式与统计检验的方式均密切相关。
第六位发言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他的报告题为“对音高运动审美原则的心理学研究——“共振激活”假说与“音势”理论”。
周海宏教授说道,在传统意义上,“音乐”的定义就是乐音的组织形式。但显然,并不是乐音的任意组织都可以成为音乐,它们乃是在符合某种规则的前提下加以组织,才能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组织形式——音乐。那么,当乐音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加以组织,才是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的,即乐音组织的审美规则是什么,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外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良好进行”的研究方面。本研究力图从新的角度尝试探讨乐音组织的审美原则,揭示“良好进行”的根本原因。
周海宏教授认为:人不仅仅是声音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受到声音刺激后,人还会对后续的声音刺激产生期待与预期;而从总体上看,人需要获得听知觉认识的完成感与心理体验的平衡。构成人对声音组织的活动非常复杂,他力图从以下方面来解释乐音组织的审美规则问题。
首先,音地位的心理学实质。从心理体验上,一个音在音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其实就是人们期待它出现的强度,即,该音被期待程度。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中的“主音”、“中心音”的心理学实质就是对其出现有最强期待的音,正是被期待的程度,决定了一个音在音结构中的地位。
其次,期待的心理学实质。他认为,一个音之所以被期待是由于该音已经在人的头脑中出现了“预听”。而出现预听是因为,该音在人脑的感受神经中已经被激活。
再次,“共振激活理论”的假说与“音势”的概念。他用“共振激活理论”的假说,来描述引起乐音期待的规律:即我们假设,在人的听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着一种与物理规则类似的振动规律:一个物体的振动会引起周边物体的共振,周边物体共振的强度受与振源距离的远近及共振频率的影响。借用这一物理学的振动规律,周教授提出,在人的神经系统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即当感受一个振动频率的神经组织被激活时,同时感受其它频率的神经也相应受到共振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距离越近,激活程度越强;同时共振频率越多,引起的共振激活程度越强。本文把引起周边音高音的“共振”称为“接近性共振”,把引起与该音有协和关系的音的共振称为“协和性共振”。协和性共振的强度受振动同步性程度的影响——符合毕达格拉斯的最简单比率关系理论。
第四,“音势”(tonal tendency)的概念。周教授说道,一个音先前出现给人留下的印象的强度,与其受共振音影响的程度共同决定了这个音被人们期待出现的强度。我们把以上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而引起的一个音被期待出现的强度,称之为“音势”。音势越强的音,被期待的程度就越高;其在音乐进行中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当这个音出现时给人的感觉也就越自然。音地位的形成(被期待的程度)遵循普通心理学关于短时记忆强化与消退规律。
第五,影响音高运动期待的其它因素。周教授以音势理论为核心,结合经验因素、情绪活动的影响,及其它随机性的不可测变化等因素,综合描述乐音音高运动中的规律与现象。由此揭示音高运动的审美规律。
最后,周教授认为,“共振激活”假说与“音势”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并超越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设定的音乐结构的规则。它于揭示了调式主音的形成原因,也揭示了音乐中功能进行的心理学实质。
第七位是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谢教授因事未能前来,由他的学生代替他向大会做了报告。报告题为“关注音乐学习动机问题——对2008年ISME圆桌会议课题《Children’s motivation to study school music: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from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的简介,分析与评价”。
首先,报告提出动机问题是心理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动机问题相当复杂,引起了多个心理学流派的探讨并形成不同流派的动机理论。近年来,在国际音乐教育研究当中,音乐学习的动机问题逐渐受到关注。2008年ISME由美国Garry McPherson担任主席,共有八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者参与的圆桌会议课题《Children’s motivation to study school music: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from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是有关音乐学习动机问题的前沿研究,谢教授是该课题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对此课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
报告提出此课题以Martin Fishbein期望价值论和Eccles期望价值动机理论模型作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课题组成员向全球八个国家与地区的24143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到Eccles期望价值动机理论模型所强调的六个方面:兴趣,重要性,能力感知,困难认识,实用性,信心。调查结束后,课题组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得出研究结果并对此进行讨论。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方面研究结果证实了Eccles期望价值动机理论模型中的六个因素确实是影响儿童音乐学习动机的关键;另一方面研究结论向我们揭示了加强“音乐作为学校一门主科”这一公众意识的重要性。
报告人提出此课题的研究价值:促使音乐教育研究者以多元的视角关注音乐学习动机问题;在倡导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上,从传统的哲学思辨转为对心理学问题的探讨;首次将期望价值动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引入到音乐学习动机问题研究。
最后,报告者力求通过对课题的描述、分析与评价,引发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音乐学习动机问题研究,并将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运用到音乐教育实践当中。
第八位是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的报告。刘教授亦因公事不能前来,由他的学生代为向大会报告。报告的标题为“音乐教育-音乐心理研究的历史视野和前沿课题-理论背景与研究个案”。
报告提到此课题以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为落脚点,以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的国际前沿研究为核心,详细梳理了音乐记忆、音乐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音乐创造力、音乐表演焦虑及其测量,这四个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映近现代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在各专题范畴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希望读者能就此而获得该领域四个分支学科的研究脉络,把握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方法,为中国的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注入活力。
最后一位发言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小诺博士,她向大会做了题为“音乐治疗的审美心理机制”的报告.
李老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论述了人类心理\意识层次与音乐符号的构成的对应关系。她说: 音乐治疗是有着自身特殊规律的运行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以被治疗者为本位。所以,谙熟音乐符号体系构成,和该体系诸要素的性质和关系,是音乐治疗的必要前提;深切体察被治疗者不良状况来源的心理层次特征,是进行治疗的必要基础。符号(音乐符号)与意识具有相同的结构,不同层面的符号与不同层面的意识相对应。因此,不同层面的音乐符号,对听觉、生理、心理在不同意识层面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也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机制。将音乐符号的构成体系与人类心理层次、意识水平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二者相对的对应关系;进而论述音乐符号刺激、唤起的审美心理机制和效应。
第二,音乐治疗的审美心理机制。现有各种心理学著述中,对心理障碍、疾病、变态的原因归结为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或过强的压力等。不同层面的音乐符号,对听觉、生理、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也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机制。分两个层面:一是通过音乐“现实符号”唤起现实意识和翔实情感,即引起被治疗者的生物反馈,唤起人们自身生理节律、自然界和社会的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力的运动感受;同时,为更高层次的音乐治疗(对艺术符号的领略)打下基础。二是通过领略音乐“艺术符号”产生审美超越。
最后,李老师说道,对音乐艺术符号的感知不同于对现实符号层面的感知,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方面:一是从形式上,对艺术符号的特殊组合的、整体形式意味的认同,即感受到音乐整体(或相对的整体)运动中平衡、谐和和动力中蕴含的张力;二是从内容上,通过对现实符号的特殊组合运动,生成对艺术符号的感悟,即获得了符号的泛指意义,产生审美愉悦和审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