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不变的追求,变化的要求

2011年08月03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另外一个在孩子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一定代表性的词汇也随之走到人们视野中,那就是艺术教育。只不过,这12年来的艺术教育变化回头看来,倒也不愧为与艺术有关,颇具有戏剧色彩。

  特长生突然吃香

  曾几何时,学艺术被认为是无奈的选择,之所以说是无奈,因为这个选择只属于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们,但现在,这种观念却早被打破。你不信?不信打个电话给青岛科技大学音乐学院孙佩珊院长吧,问问是不是今年有个611分的孩子,非要学音乐报了他们学院。

  随着艺术类院校、系、专业开设越来越多,学习艺术已经成为文化课高考那独木桥以外最受关注的路。在艺术高考已经反复锤炼、融合再生、市场结合、专业细分,10多年后的今天,谁要再说艺术特长只属于低分生的追求,那估计引来的,只有周围人鄙视或者怜悯的目光。

  艺术培训一波三折

  当然,任何事物的诞生,总会伴随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艺术教育中的课外培训,也存在这种情况。比如,一直伴随考级过程中的不透明现象,再比如,某些唯利是图的小型艺术培训机构,总会让艺术这种原本该唯美的事物,冒出点滴瑕疵。

  不过还好,青岛的艺术培训市场经过反复整合后,大型一站式的艺术培训机构开始出现,如海之魂,他们的艺术测评、高校推介,甚至现在的文化课,都开始整合当下艺术市场,并为未来艺术培训探明发展方向。

  走势预测将从单一走向全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成果学生也呈现了分流。除了原来单一考取艺术院校,并一生追随艺术的学生外,也包括了以艺术为特长进行陶冶自我的学生们,当然,还包括了以艺术为敲门砖,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们。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艺术教育自然也是为社会对艺术需求而服务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其中涉及到演艺、设计、播音、舞蹈、美术,甚至灯光音响、文化编导等专业的相关行业越来越多,其所需要的人才也是逐渐多元化。变化二字,对追求艺术的学生而言是如此;对整个艺术教育未来走势也是如此。因为,艺术教育已从单一走向全面。

  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实现多赢

  职业教育,在岛城教育成功册上,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无论是毕业生的出路,还是办学模式,职业教育无处不体现着那不可替代的张力。

  办学模式多样化

  截至2010年,青岛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学生总收入高达3亿元,7万多名学生受益。

  近年来,青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逐步探索形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集团化”、“双元制”等一系列成功模式。

  多项改革搭建平台

  2002年,青岛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推开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既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又可以积满学分提前毕业,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了政策平台。

  青岛职业教育还创新了集团化发展模式。1999年,以青岛旅游学校为龙头,由青岛市23家星级酒店、旅行社和20所开设旅游服务专业的职业学校组成“旅游服务业教育集团”。如今,该集团不仅与青岛各大酒店相联,而且与日本、韩国、美国的企业相接,走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的集团化发展道路。旅游服务业教育集团所搭建的平台,不仅将青岛旅游学校原有的赴日研修、中国澳门星级酒店就业项目做强,在本校学生中引入“鲶鱼效应”,让他们有了参与项目的紧迫感,而且还使集团内成员学校拥有更高的平台。

  在良好的“成长”空间里,青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散发出更加多彩的光芒。前不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一天就与18家企业签署了24个定向合作培养的企业冠名班,占级部学生总数的89%。

  走势预测当职教走向集团化

  2004年以来,青岛先后成立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汽车维修业、财会金融业四个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龙头学校的品牌优势和企业的设备、资金优势,实现了校企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有85所中等职业学校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占全市职业学校总数的82%。

  走完集团化,未来职教走什么?其实不用记者回答,很多学校已经给出了答案品牌化与国际化。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