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院校 > 教学理论 > 正文

当教育成为一条流水线 官僚化体系毁灭人才

2011年08月09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这样的情形中,一个对自己和社会尚有善意真诚的年轻人,一个尚有人格的自我期许的年轻人,应该学会自我教育,应该敢于特立独行,应该知道寻找并尊重异端。这也是我和很多朋友的经验。现代社会有“承认的政治”“承认的生存”之说,从精英到普通人在媒体和技术的支持下极易得到承认,人们很容易出名。但我们应该明白,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一个人的生存成就是不应该指望当下被承认的。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要有自知之明。

  今天的社会仍跟传统文明的传承一样,“花果飘零”“薪火相传”。我们怎么可能指望一个学生在声称挣四千万再来见他的老师面前感受到文化、生命的丰富呢?我们怎么可能指望一个学生在一个官气十足的大学里感受到人格魅力、感受到知识的美好呢?我们怎么可能指望混世的知识流水生产线上会出产利人利己的人才呢?……真正的人生教化发生在天地君亲师般的氛围里,发生在身体力行、人格示范之中。

 我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但我要感谢那样一个宽容的年代,给了我自由生长的机会。其中朦胧的青春情感之美、一些老师自身的生存状态对我的成长有着启发意义。我后来为北大百年校庆时写的《想念王毅》曾被一些人谈论,其中就表达了大学成人之道的可能性。中国的大学之道,即在成为君子大人,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王怜花在编《绝妙好辞》时还曾经提到拙文的古典性,而我们知道,没有古典,我们在现代社会的立身处世就会无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3/3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老师
最新培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